2017年7月25-26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共同主办的“2017可信云大会”在京召开。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任工程师、可信云负责人栗蔚发表了《<中国公有云发展调查报告(2017)>及可信云评估观察》的演讲,发布了最新的对可信云评估观察。观察从评估体系、产业动态、云服务商成长情况、可用性检测等多个方面反映出了中国可信云的普遍情况。
云计算是信息通信领域发展最迅速的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创新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加快云计算产业发展对促进产业结构创新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云计算信任评估体系逐步建立。(见下图)
目前,我国有99个云服务商的185个云服务提供云计算服务类产品;具备风险管控能力的云服务商和厂商有8个,具备运维专项能力的有6个。(见下图)
产业动态
目前,云计算产值逐渐向行业大客户转移,行业云成为“新战场”。政务云处于竞争白热化阶段,金融云初进轨道,人工智能云即将兴起,工业云普遍进去酝酿期。(见下图)
从整个产业角度来看,公共云服务占比81.31%,产业中有18.69%的需求来自托管云服务。(见下图)
云服务商和厂商的成长情况
整体而言,云服务上商盈利状况趋好,云计算行业发展趋于良性,大型云服务商逐步形成。据统计,通过可信云服务认证的22家云服务已将开始盈利,通过云主机分级评估的云服务商,主机规模超过5万台的云服务商占比15%。 (见下图)
据悉,持有IDC牌照的云服务商逐步增多。第八批Iaas服务IDC牌照中,自有服务商数量占比73%,相较第七批而言,提升4%。(见下图)
云服务商和软件产品发展情况
容器类软件、混合云产品及服务概念逐步成熟,市场也开始兴起。IaaS基本款产品、企业级SaaS和虚拟化以及虚拟化管理软件稳定增长。(见下图)
但是,软件产品在数据私密性、网络性能、运维系统功能以及系统总体可用性管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薄弱性。在今年7月第八批IDC牌照评估过程中,共有102咨询与参评,最终有35家云服务通过评审。(见下图)
由上图可知,2017可信云观察数据显示云服务商IDC牌照不通过的原因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技术测试不通过;二是,运维审查不合格;三是,材料审查不通过;四是,技术专家组情评审不合理。
云服务商技术水平
云服务商技术水平自研和开源开发能力持续增强。在虚拟化技术运用上,应用KVM技术的云服务商占比50%。在虚拟化管理软件技术运用上,开源软件OpenStack占比较大,59%。
目前,云服务商在云主机可用性上以及数据存储方面维持较高水平。(见下图)
可用性检测
可信云可用性监测机房分布海内外,共有43个云服务商,可用区域达119个。被监测机房主要以北上广深香港为主。(见下图)
据了解,2017年的上半年整体可用性保持在99.5%以上,较2016年同期更加稳定,可用性呈整体上升趋势。(见下图)
可用性达标云主机
自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长达12个月的时间,29个达标云主机连续工作。今年上半年,连续6个月达标云主机数量达41个,达标率为34.5%。(见下图)
云计算运维工具
据统计,开源运维监控产品排名前十分别是:京东的ZABBIX、CACTI、Canglia、Nagios、监控宝、阿里云、Zenoss、Falcon、360、百度云观测。
企业使用开源软件工具趋势明显,开源运维产品或工具的使用率持续增长。(见下图)
混合云
目前,能过同时提供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厂商数量较少,而且解决方案的多云管理能力有待提高。(见下图)
关联阅读:
【本文由中国IDC圈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