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云计算行业快速兴起。但是,由于平台的差异化,一家企业很难找到一个完全符合自身功能定位,以及需求的云平台。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将不同的工作负载迁移到不同的云平台。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IT和网络管理员对其工作感到不知所措,因为每个云平台都有自己的工具集、规则和用户需求。在多云环境中,这种错综复杂的混合部署给企业带来了诸多不便。
企业需求催生规模庞大的多云管理市场
在云计算的部署模式方面,公有云在扩展能力,以及整体性价比方面优势明显;私有云则具有高安全,高成本的特点;混合云更强调多云灵活,可以满足复杂的业务场景。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是混合云、多云的市场。
根据IBM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98%的上云企业在未来三年内有采用多云管理环境的计划,但其中只有41%的企业制定了相适应的多云管理战略,38%的组织部署了多云环境运行所需的程序和工具。至于剩下的60%企业用户,则并没有相应的工具和流程用以管理复杂的多云环境。随着未来采用多云策略的企业数量增多,这种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也将继续加大。
多云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首先,要配置不同的工作管理平台,诸如配置、密码、加密密钥、应用程序和部署管道。其次,企业上云往往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数据跨云迁移是多云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在迁移的过程当中,还需要涉及诸多应用系统的重构,替换等重大改变。这将极大增加云化迁移的技术难度,必须要对云原生和传统应用之间进行聚合、转换。最后在安全方面,牵涉到各个云服务商的安全能力差异、企业自身对安全的要求,以及各国法规遵从等综合因素,多云的安全治理问题也日益凸显。由此可见,上云企业很难依靠自身力量完成多云管理。也正是在上述背景下,让多云管理形成了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市场。
多云管理需求促动云管理服务提供商(云MSP)成型
云管理服务提供商(云MSP)由此应运而生,这类服务提供商的出现,帮助应用多云的企业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难题。但是目前云管理服务提供商的水平能力参差不齐,服务内容也不尽相同。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如何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云管理服务提供商(云MSP)呢?
按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云管理服务提供商能力要求》系列标准给出的定义,云MSP必须包含三部分的能力,即“咨询、迁移、管理”。其中,咨询能力包括:企业基础能力、系统评估能力和规划设计能力;迁移能力包括:迁移预案能力、迁移实施能力、迁移验证能力;管理能力包括:多云接入能力、资源管理能力、运维管理能力、运营管理能力、安全管理能力。
目前来说,能够满足上述条件的云MSP,以数据中心企业居多。这些企业由于具有较强的资源和客户服务能力,能够较好的满足用户对于多云管理的复杂需求。目前在国内比较知名的有贝斯平、上海仪电集团(南洋万邦、信诺时代)、安畅网络、华云数据、紫光云、数梦工场、富通云腾、云权科技、网银互联等。但是这些服务商,在服务的针对性,以及服务优势方面又多有不同。
安畅网络联合创始人CEO程小中表示,企业的云业务从设计工作负载,到工作应用开发,最后再到运营,往往交给不同的供应商来完成。这样互不隶属的工作流程,让企业在实现数字化,或者是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当中失去连续性。MSP的价值就在于,从企业早期上云阶段就开始介入,可以深刻理解客户企业的业务和IT环境,从而能够对未来的问题有所预判,并提供全堆栈的服务和客户体验。
一个优秀的云MSP必须要关注四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建立以云原生能力为核心的服务团队,构建适应企业上云、Cloud MSP业务扩张发展的企业组织;其次是构建适应业务创新发展的云管理平台,实现从服务中提炼普惠性的服务方案,并构建软件化、工具化、自动化的快速上线对外提供服务的通道;第三是完善并优化多云、混合云的连接能力,形成高效、快速、稳定的云连接网络;最后,构建帮助企业上云的咨询、集成和管理整体服务体系,强调云原生服务能力的创新。
云MSP未来必将大行其道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5G等应用的快速发展,云计算运营模式不断清晰和成熟,客户对于云计算的接受程度不断上升,市场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中国信通院云大所预测,仅政务云市场,2021年的市场规模就将超800亿元。
据国外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在2018年,全球云计算行业收入达到了1794亿美元,同比增长26.2%。国内市场2018年收入达到72亿美元,同比增长68.2%。无数个新生行业将被云计算催生,而这些新生的行业又带动了体量庞大的经济产出,云MSP即是其中之一。相信随着中国企业上云速度的加快,多云管理的需求将会暴增,在这一时期,诸多拥有优势的数据中心企业会借势找到新的转型之路。云MSP行业也将会从群雄竞逐的蛮荒时代逐步演进到群雄竞逐的全新格局。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IDC圈”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IDC圈网站及所属新媒体号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任何方式加以利用。如有转载需求,欢迎与本网联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IDC圈”或相关新媒体号名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