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在最近的峰会上提出要“练好内功、被集成”、“自己不做SaaS,让大家来做更好的SaaS”后,云计算似乎又加入了SaaS软件集成这种“新玩法”。

其新产品“SaaS加速器”宣称实现了“简单拖拽就可快速搭建SaaS应用”。从现场的描述来看,“SaaS加速器”本质应属于PaaS层的能力构建,阿里云正试图通过PaaS能力沉淀与开放招徕更多ISV,对外极力表达出其开放合作、生态共赢的姿态。

这对喜好选定场景后从IaaS起打穿PaaS、SaaS“一网打尽”的阿里云来说,是明显的姿态转变。

不过,一向强势的阿里云摆出退后的姿态也并非难以理解,类似的SaaS生态玩法在AWS、Azure等身上也有出现,云计算们到了某个阶段后,虽然各自都拼命强调自己的差异化玩法,但它们寻求增长的过程最后都回归到相似的开放模式下。

这些模式殊途同归,尤其是在生态(“去SaaS化”的SaaS生态)、企业(内部厘清关系彻底退居价值底层)、本体(云计算本身的ABC一体化)三个层面上。

微信图片_20190326200238

“集成”或“被集成”,SaaS生态已经是云计算巨头的共同选择

但凡上了一定规模后,原本做IaaS的云计算大厂做法出奇一致:自己不生产SaaS,只通过服务与赋能扩大SaaS生态。

这也是云计算模式回归的第一个层面:“去SaaS化”的SaaS生态。

全球云计算巨头亚马逊从2013年起就不断强调SaaS的价值,首席技术官Werner Vogels在一次采访中表示,自家云服务帮助全球中小型企业拥抱SaaS将是AWS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利好消息”。

AWS没有食言,2017年的re:Invent大会上,AWS宣布对其AWS合作伙伴网络(APN)进行重大投资,其中就包括推出新的AWS SaaS Factory。

另一个云计算巨头微软Azure的动作似乎更早,2016其重磅打造的“创客先锋——基于WindowsAzure的SaaS应用软件大赛”就是针对传统ISV(彼时它们都在向着SaaS模式转型)。与此配套,微软还推出了“微软创业企业扶植计划Bizspark“和“微软创投加速器”,为优胜的SaaS开发者提供支持。

巨头们到了某个阶段都会想要去集成SaaS做生态,阿里云并不例外,只不过,“被集成”三个字的概念多了几分特殊色彩。

事实上,“被集成”并非阿里云首个提出。在硬件领域“被集成”,顾名思义即建立一套标准的接口或协议,谁都可以接入,硬件平台被动集成更多产品与服务,就如同确立U盘接口标准,任何U盘都能插上、识别和读写一样。

但阿里云想要做软件层面的“被集成”,难度显然变得更大。由于软件服务各自的产品设计没有互通性,也很难存在行业协议说大家的代码都要这么写、要留这样接口,阿里云的“被集成”等于要重新做一个操作系统,让大家都照着这个操作系统的要求来做软件(技术角度阐述,是借助API、SDK等方式逐步实现如同硬件般的模块化和标准接口)。

从这个角度看,这种SaaS软件层面的“被集成”,其实也是在利用规模优势形成客观上的“网络效应”——所有参与者都可能从网络规模的扩大中获得了更大的价值,某平台对一名参与者的价值取决于使用该平台的其他用户的数量。

这种由社交软件尤其体现的效应,在软件“被集成”这里亦十分匹配——平台成本初期高、后期越来越低,对参与者价值越来越大。

阿里云SaaS加速器宣称为合作伙伴提供商业能力、业务能力及技术能力,其背后是PaaS平台基于SaaS实践积累不断反馈调优带来的能力积累(这与AI、大数据本身的技术特性直接相关,也由业务与商业资源的富集过程所带来),只有越多SaaS被集成到阿里云上,这个平台才更值得“被集成”。

显然,这仍然是一个基于规模和体量的游戏,只有AWS、Azure、阿里云之类到达一定规模的玩家能玩。

阿里云为何此时选择SaaS“被集成”?

巨头们盯上SaaS并不奇怪,云计算要做的生态当然绕不过下游的SaaS,但阿里云选择这个时机出手,或还有中国市场的“国情”在,即便朝着国际市场走,总也需要先在国内打好基础。

中国市场上SaaS出现的几个变化,应是阿里云选择这时候切入的原因:

1、市场“上云”认知转变

云计算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存在有所谓1.0、2.0的争论,即云计算倒底提供什么样的服务,1.0派观点认为,云计算当前阶段只负责帮助企业“上云”,做好计算资源服务,2.0派观点则认为云计算得多提供AI、大数据之类的增值服务。

两派的观点并无对错,前者基于市场现实,后者基于发展需要。

现在,1.0、2.0的争论开始消失。正如此次峰会上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在阐述阿里云战略思考时所说,过去十年,云在中国经历了飞跃性的变化,人们讨论的话题已从十年前的“为什么上云”演变为了今日的“为什么不上云”。

是否“上云”争论已经没有必要,SaaS行业长久以来由于中国传统企业的粗放式管理实际而面临认知障碍消除,企业们的SaaS需求已经没有拦路栅栏,只等开发者或ISV们拉一把,具备了迎来爆发的条件。

换句话说,阿里云选择此时SaaS“被集成”, 是因为市面上已经有足够多优秀的SaaS产品,阿里云退居后面,与优秀的SaaS产品各司其职,对行业发展或许更好。

2、SaaS生态出现“造林”窗口期

SaaS创业浪潮的回冷,导致这个行当除了用友等巨头,能够沉淀下来技术、业务及商业能力的并不多,总嚷嚷着要做Salesfores,但明星产品寥寥。一旦市场认知转变,机会重新到来时,SaaS玩家们某种程度上并不能马上进入状态。

这种节骨眼上,做SaaS生态就出现了需求与能力不匹配带来的“造林”窗口期,也即,如果SaaS市场早就十分成熟,参与者各个精兵强将,阿里云能做的只能是去争抢市场“圈林”做生态,谁有SaaS赋能的需求就把它拉(或者说抢)进来作为合作伙伴,但现在SaaS玩家们面对市场认知障碍消除后的市场机遇,并不能很好地应对。于是,“雪中送炭”通过加速器的方式,自己创造和扶持出合作伙伴来的“造林”就成了恰当的选择。

这种“一手扶持”下获取的合作伙伴很容易成为平台的核心,带来更为紧密的生态效应。

Azure比AWS更早做SaaS生态,但其方式是采用大赛和扶植优质项目的方式,其本质就是在“造林”;AWS后来推出两个SaaS集成相关的产品,AWS SaaS Factory和SaaS Accelerate,前者是完全开放的“圈林”,后者则与阿里云SaaS加速器一样,是“造林”的动作。

事实上,类似的“造林”生态玩法在其他领域也出现过。较为知名的AI领域的各种加速器,例如微软AI加速器多年来不断推进AI初创企业的成长,也不断为自己的AI生态“造林”。

软件层面的“被集成”,云上的阿里巴巴新的战场?

在结果上,“被集成”SaaS生态对阿里云、阿里系也有着不同的影响。

1、误解消除,阿里云姿态更“端正”

阿里云说自己不做SaaS,这种“去SaaS化”式的宣言有摆正姿态的成分。

尽管1月发布的Q3财报现实阿里云2018自然年营收规模达到213.6亿元,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云服务公司,但开放才能更快做大生态已经是移动互联网的共识,阿里云要招徕更多SaaS玩家入场,首先得有态度,往回走一步、去SaaS化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除了与阿里战略高度匹配的零售、金融、城市管理等模块,其他领域皆应放弃从底层IaaS一直向上打穿SaaS全程控制的做法,否则面对教育、医疗、汽车等相对陌生的场景阿里云只能力不从心,或看着SaaS市场被其他云计算平台通过全开放的方式拿走。

2、SaaS开启站队模式,钉钉有可能加快脚步收获盟友

为了强化市场对阿里云“开放”的信心,阿里云在阿里系中的位置也“后退”了一步,张建锋称未来一到两年时间里,阿里巴巴100%的系统将完全基于公共云,成为云上的阿里巴巴,并刻意强调“阿里巴巴使用阿里云的产品,和对外提供给用户的一模一样”。

这厘清了阿里云和阿里系产品的关系,阿里云彻底后退成为技术中台,回归底层技术、数据服务,往上伸出触角,一边是阿里巴巴自己的产品,一边是更多领域的生态SaaS产品。

这与微软同Azure的关系如出一辙,Office365作为微软主打的在线办公产品,也是由与微软厘清了关系的Azure所推动。同样地,亚马逊也构建了AWS所支撑的Chime、Connect、WorkMail、WorkDocs等最终应用,企业与云“分得很开”又紧密联系。

这是云计算模式回归的第二个层面:在企业内部厘清关系彻底退居价值底层。

或宣示开放心态、或拉来阿里巴巴做能力背书、或通过典型产品搭售……凡此种种,阿里云客观上开启了SaaS玩家们站队的过程,料想更多云计算玩家会跟上。

3、小程序借“势”发挥

小程序是移动互联网下一程已经毋庸置疑,巨头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阿里云没有理由不借自身完全退居中台的机会,强力推小程序一把。

此次峰会上,与SaaS加速器一同发布的还有所谓“小程序云”,要“面向全网各个小程序平台提供统一的后端云服务,帮助开发者进行统一的资源管理、数据管理、运营管理、业务管理等,实现一云多端。”与此对应,阿里还推出了“阿里巴巴小程序繁星计划”,宣布以20亿元的补贴扶持200万+小程序开发者和100万+商家,其中入选“超星”的小程序还能获得支付宝、淘宝、钉钉、高德的流量支持。

简而言之,阿里这次借了个机会倾巢出动支持小程序。

其原因也不难理解,在巨头的小程序之争中,阿里的小程序总是被认为是只与商业、支付场景相关,在流量、场景、开放程度等方面客观上并不具备明显的优势,补流量、补资源、补技术、补场景是绕不开的动作。

4、ABC捆绑效应更加明显

在现场演示环节,阿里云声称SaaS加速器仅用五天就开发完成一款智能购车应用,并具备虚拟试驾等功能,过去则需投入几十人团队+一个月时间。

显然,要加速推进这种SaaS产品的开发和部署,阿里云离不了AI、大数据等能力深度融合进云的过程。

加速SaaS、“被集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新技术的聚合过程,这使得各云都事实上进入的相同的ABC(AI、Big Data、Cloud)三位一体相互融合的模式,在阿里云这里捆绑效应变得更为明显。

从这个角度看,峰会上阿里云提出的战略加速“四级火箭”——达摩院加持的云、数据智能的云、最佳实践的云和被集成的云,前二者是ABC捆绑的体现,后二者在SaaS“被集成”需求下让ABC绑得更紧。

加上AWS AI 20多年的开发经验沉淀,Azure AI研究的行业地位,所有的云计算平台其实都在自然而然进入ABC相互融合阶段,这是云计算模式回归的第三个层面:云计算本身的ABC一体化。

总而言之,云计算其实并没有什么“新模式”,只是到了什么阶段就一定得做什么样的事,而实现方式与玩法各有选择。阿里云选择“被集成”SaaS,是在当前体量与市场地位下谋求更大行业影响力,并权衡整个阿里需求后的必然选择。

相关阅读:

不约而同 华为和甲骨文将人工智能注入云计算  

905起!2018下半年科技行业投资数量为TMT之最集成电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受青睐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 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2019-07-31 12:13:13
云资讯 京东云发布《私有云&混合云白皮书》 构建客户想要的云平台
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5G时代的来临,企业IT系统的云化成为大势所趋。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应用需求对云厂商提出更多要求。 <详情>
2019-07-31 10:31:00
边缘计算 企业必须进入云端吗?可以进入边缘计算
如今物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需要具有企业的视角。这意味着垂直行业应用程序、开发生态系统、产品设计、硬件、部署等。 <详情>
2019-07-31 10:27:29
Saas 2019年CRM将引爆SaaS聚变
氢弹是威力强大的武器,但引爆氢弹极为困难,引爆氢弹往往需要在内部安放小型核弹,瞬间达到极高温度。如同引爆氢弹一样,SaaS市场的聚变,依靠的是CRM这款核弹。 <详情>
2019-07-31 10:19:00
云资讯 谷歌牵手VMware将虚拟化工作负载引入谷歌云
彭博社报道称,谷歌与VMware正在展开合作,帮助企业更轻松地在Google Cloud Platform上运行VMware vSphere虚拟化软件和网络工具。 <详情>
2019-07-31 10:16:00
云技术 光网络设备资本开支重心转移:云服务提供商异军突起
近日,知名市场调研机构Cignal AI发布了其最新光学应用市场报告。报告指出,云服务和主机托管服务运营商在光通信硬件上的支出在2019年第一季度继续刺激市场的增长。其中北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