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时期:一是规划,二是准备
在规划方面应首要注意两点,一是明确企业实施云计算的目的,二是确保最高管理层的参与。从云计算整个基础架构来看,促进业务比节约成本更重要。云计算对于企业来讲,不仅是IT的变革,实际上还涉及到IT整体架构的改变,而这种变革与业务的变革息息相关,所以一定要有最高领导的参与,在实施过程中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在准备阶段要明确企业IT中有哪些应用,对企业自身的业务进行分析,不同的业务将会采用不同的体系架构实施。对于企业的核心应用,交付成本高,适合企业级的私有云的基础架构;而一些数据分析,包括一些协作,更适合融合性的云计算基础架构;与消费自动化相关的应用,适合开放云计算架构;像电子邮件或网站,更适合公共云的外包。
第二时期:实施和深化
虚拟化是云计算的开始,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建立企业级的虚拟化资源池。通过虚拟化创建资源池,其中安全性是用户认为最重要的技术特性,而灵活笥和可扩展性,硬件性能排在安全性的后面。
全方位的虚拟化,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这三个虚拟化,一是计算能力的虚拟化,二是存储能力的虚拟化,三是传输能力的虚拟化,这样就会把服务器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带宽资源都会充分利用起来,不会有一个瓶颈。但现实情况是,用户购买了很多服务器,但如果做云计算,就需要采购一些虚拟化软件支持整个云计算平台基础设施,结果发现购买虚拟化软件甚至比买一台服务器还贵。最后还是要用单机甚至集群的方式把硬件搭建起来以后,在运行使用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一是从性能和资源协调上没有把这些服务器做很好的资源利用。二是从自动化的角度来讲,没有做很好的自动化,包括资源分配的过程中,很多需要IT人员参与,大大降低了效率。
虚拟化完成之后,一定要通过管理自动化和资源自动化,最后实现资源的整体调度,包括资源池的实时监控,包括生命周期管理,映像管理,快速部署,动态迁移等。在这一方面,国内外用户的差异很大,国内用户在这方面的投资相较于国外要吝啬的多,其实,如果不做好管理自动化和资源自动化,做好资源池的匹配调度的话,实际上整个云计算的基础架构设备并没有很好地发挥起来,整个IT效率没有提高。
从虚拟化到自动化的云计算深化过程,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虚拟化,据据IDC全球研究结果显示,服务器虚拟化率已经达到64%,第二阶段是将虚拟化和自动化流程结合起来,这部分用户有32%,第三阶段是把虚拟化、自动化流程以及融合的基础架构,包括网络、存储融合起来,从绿色节能以及从总体效率上会更少,这里目前还很低,只有3%.第四阶段是一个理想状况,通过虚拟化、自动化流程到融合架构,最后做到自服务、自适应,这样大大减少IT部门人员的压力,同时使IT能更好地跟业务融合。这部分用户只有2%.
第三时期:应用和管理
现在企业构建云计算貌似更加盲目,已然忘记最初的目的,而只是为了云而云,所以说,上云计算不是目的,在云上跑什么应用才是关键。
工作负载是云计算或者数据中心的核心,究竟是采用公共云或者建设以私有云为基础,部署在私有云基础架构上的应用主要是一些传统的应用。另外,企业更倾向于把核心业务部署在私有云上,这与企业整体安全或者企业当前应用跟未来发展的一个融合角度来看是比较相符。
云计算绝不是仅支持新应用,移植原有的应用也是是非常关键的。同样,对于国内用户,还应提供二次开发的API做云计算的基础架构,这主要是因为现在大部分国内用户还需要第三方开发商根据企业需要定制开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