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和云存储是未来IT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用户需求旺盛,而且市场空间巨大。在国内,已经有很多企业开始构建基于云计算的存储服务。在这一轮竞争中,电信运营商应如何定位和发展,并根据市场需要与自身的优势推出产品,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通过系统研究,为电信级云存储产品描绘一张清晰的发展全景图,提出云存储产品发展思路与产品策略。本文将分析云存储市场现状和发展潜力与空间,对谷歌、苹果、新浪、腾讯等云存储标杆企业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并综合市场竞争现状与用户需求,分析电信在当前竞争态势下进军云存储市场的优势与机会,最后提出电信级云存储发展思路和产品策略。

现有云存储市场产品趋同

云存储市场潜在容量巨大,据Springboard研究机构预计,2014年中国总体云存储服务市场规模(含企业与个人用户市场)将达到2.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103%(如图1)。

图1 中国云存储服务市场规模

在国内市场云存储产品呈现多元竞争并存的态势。从云存储产品企业看,各家基础应用趋同,但在产品发展线路上略有差异(如表1):

● 迅雷以下载工具为主导,强调在下载资源和内容上的差异化优势;

● 新浪以门户网站巨头为主导,以微博为切入点,引入微盘分享功能;

● 金山以云端化的传统应用工具为主导,主打在线协同办公功能;

● 腾讯以其在IM工具的垄断地位,利用QQ协调发展网盘应用。

差异化是产品竞争的王道

在国外市场云存储运营商采用各自领域的领先优势,切入云存储市场。谷歌利用其搜索领域的霸主地位,以云存储为基础能力,推出其基于云存储的应用,如谷歌Docs;苹果公司则利用终端方面的优势,推出“一云多端”产品iCloud;而Dropbox这家互联网公司,则是引入了病毒式营销理念,利用口碑传销与奖励空间并举,实现了个人网盘业务的规模发展(如表2)。

综上所述,国内外云存储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是同类产品众多,基础应用基本趋同;用户及业务发展良好的产品,都是以各自优势领域切入,发挥差异化竞争是云存储产品的生存之道。

高速传输是电信优势所在

电信运营商在当前竞争态势下进军云存储市场在其宽带接入、客户群、运营能力等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与机会。

● 掌握带宽资源,便于打造快速同步的良好用户体验。云存储用户重点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关注网盘产品的上传下载数据的速度,在被访的300个样本中,有超过50%用户希望上下行数据传输速度要快;

● 既有客户群庞大,可利用既有接触渠道向现有客户营销,无需额外成本投入。电信运营商无论是中国移动还是中国电信,都掌握有数量庞大的客户群,具备强大的市场渠道和销售体系,可以迅速利用其客户群优势,形成规模用户量。

● 具备复杂大型业务平台建设能力和端到端的项目实施和管理能力。电信运营商拥有数十年的大型系统运营经验,和完善的运维运营体系和队伍,对数据安全可提供有力保障。

● 在市场机会方面,目前个人电子产品的发展使个人数据存储量持续上涨,云存储市场需求量巨大,个人用户细分市场之间存在需求差异,为电信云存储的产品差异化提供机会,因此电信运营商仍有机会占领先机。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 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2019-07-31 12:13:13
云资讯 京东云发布《私有云&混合云白皮书》 构建客户想要的云平台
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5G时代的来临,企业IT系统的云化成为大势所趋。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应用需求对云厂商提出更多要求。 <详情>
2019-07-31 10:31:00
边缘计算 企业必须进入云端吗?可以进入边缘计算
如今物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需要具有企业的视角。这意味着垂直行业应用程序、开发生态系统、产品设计、硬件、部署等。 <详情>
2019-07-31 10:19:00
云资讯 谷歌牵手VMware将虚拟化工作负载引入谷歌云
彭博社报道称,谷歌与VMware正在展开合作,帮助企业更轻松地在Google Cloud Platform上运行VMware vSphere虚拟化软件和网络工具。 <详情>
2019-07-31 09:52:00
云资讯 谷歌与戴尔旗下云计算公司VMware建立新合作 试图追赶竞争对手
据国外媒体报道,当地时间周一,谷歌宣布与戴尔旗下的云计算公司VMware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帮助更多企业迁移到云端,从而试图追赶其竞争对手。 <详情>
2019-07-31 09:10:00
云技术 云计算时代,硬件为什么仍然非常重要?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采用了“云优先”的战略,他们淘汰了三台大型机、将尽可能多的计算工作负载转移到云端、尽可能放弃内部部署软件,转而使用软件即服务。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