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平台与内部部署服务器如今已经占据了主流IT计划的前沿。云计算能够增强业务敏捷性、节约成本、开辟新的收入来源、提高应用程序性能和解锁利用新兴技术的路线,这一点已得到广泛认可。

因此,企业纷纷采用云计算技术。然而,尽管这项技术正在蓬勃发展,但在企业IT管理人员寻找一个满足其特定组织需求的云平台时,众多选择可能会使其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通过技术投资来证明投资回报率和优化的业务效率,这一决定是绝对必要的。

云计算118

多云运动

典型的多云环境由一个私有云(至少由企业运营或由第三方管理)和至少两个公共云组成。

这种环境为组织带来了许多好处,尤其是消除了对单一云供应商的依赖——这可能既昂贵又不可靠。

随着云计算提供商之间的激烈竞争,从技术和成本的角度来看,企业在平台选择方面有着更多的选择,而通过扩展和减少多云资源来满足业务需求,甚至可以实现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当然,各种不同的云计算供应商在略有不同的领域进行专业化和创新,这也为组织提供了利用多云的机会,以便在新的开发项目出现后立即加以利用。

凭借“快速失败”(集中测试和增量开发新服务)的能力,多云还可以支持企业快速向客户推出新服务,以保持创新的领先地位,并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这种策略还为应用服务提供了健壮性和可靠性。如果主要的云平台发生故障,另一云平台可以充当故障安全,提供灵活性以抵消由第一个平台的停机所造成的任何不利影响。

这种健壮性使得多云在金融等行业特别受欢迎,在这些行业中,组织运营的服务无法承受这种停机时间。

采用多个云计算供应商也有助于保留能够满足监管机构不断变化的需求的基础设施。例如,数据保护法可能规定,组织必须在某些地区保留数据以维护数据主权。使用多云架构,企业可以灵活地选择源于不同数据中心区域和可用性区域的服务和提供者。

除了满足任何此类法规要求之外,提供的公共云服务范围(从裸机服务器到无服务器计算等)都是动态的,并且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公共云提供商正在不断更新他们提供的服务,这使得组织可以过渡到更高级的工作负载,而无需购买、安装和操作更多自己的基础设施。

混合云在哪里适合采用?

虽然这些好处推动了多云普及率的飙升,但这不应减少与其密切相关的混合云的价值。

这样的部署虽然类似于多云,但结合使用了内部部署数据中心、私有云和公共云,并且这些平台之间的操作耦合非常紧密。

在管理可变或动态工作流时,这被证明是有用的——例如,允许组织在内部运行工作负载,并具有可塑性,然后在计算需求增长时将其“爆发”到公共云中。

零售商使用的交易订单输入系统就是一个例子,该系统在圣诞节或黑色星期五之类的购物活动中需求增加。不太重要的资源(例如开发工作负载)可以由第三方云计算提供商托管,而关键任务的工作负载可以在私有云中进行管理。

这种方法还允许企业通过逐个评估哪些工作负载可以分配给成本较低的云平台,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运行工作负载。

组织可以在其大部分运营过程中使用公共云的按需且几乎无限制的容量,然后在需要时购买规模较小的私有云。这可能是为了利用无服务器计算服务进行计算密集型操作或者需要增加私有云安全性的工作负载。

但是,这并非一帆风顺,在混合云策略方面可能会造成困难的一个领域是私有云与公共云提供商之间的交互,这需要API兼容性和出色的网络连接性。

通过开发可与多个云计算提供商一起使用的混合云工作流,可以潜在地解决这些问题,但这需要进行繁重的工作负载设计、测试和优化。当监视混合云部署时,这种额外的复杂性也带来了挑战。

混合云不同于多云的同类最佳元素,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云平台不一定依赖于彼此之间的编排,而是以一种允许组织在最佳环境中运行应用程序的方式进行部署。

收回控制权

传统的内部部署服务器是部署在企业IT基础部署中的资源。维护服务器、其成本、功耗和所有相关流程的责任在于组织。

在这样的环境中,企业保留所有数据,并完全控制发生的一切。当在银行或政府等受到高度管制的区域中进行操作时,这是有益的,在这些区域中必须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性和隐私,而这在内部部署数据中心下是可以实现的。

但是,由于硬件维护、软件更新和电源使用情况,内部部署服务器会产生高水平的成本。它们也可能阻碍增长,使其对于初创公司或任何针对增长的企业而言都不理想,特别是因为它们无法灵活地扩展,以需求和经济高效的方式按公共云平台的方式进行扩展。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增长总是一个挑战,尤其是在试图保持灵活性和成本效率的同时,采用可靠的平台,并满足动态监管环境的需求。不过,事实证明,云计算技术在帮助组织实现如此棘手的平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采用多云方法,企业可以自由地进行创新,而不受供应商锁定的限制,满足客户不断发展的需求,最终大化其投资。从业务灵活性和成本效率的角度来看,在多云部署中实现公共和私有云选项的平衡被证明是获胜的策略,有助于组织保持增长和竞争优势。

【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IDC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 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2025-03-12 10:51:33
产业观察 国际巨头数十亿美元落子印尼:千岛之国已成不可忽视的东南亚算力战场
• AI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政府政策、投资情况及技术发展。• 云厂商布局:全球及本地云厂商(如AWS、Google Cloud、阿里云等)在印度尼西亚的投资、数据中心布局及合作情况 <详情>
2023-10-09 13:15:37
2023-08-11 18:23:36
云资讯 阿里巴巴发布2024 Q1业绩,阿里云收入251.23亿元
阿里云收入增长4%至251.23亿元,经调整EBITA利润增长106%至3.87亿元。 <详情>
2023-05-19 18:21:21
云资讯 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低价上“云”服务 北京东城“紫金云”全市首发
东城区发布“紫金云”服务,为辖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低价的上云服务,切实帮助企业降低云存储、云计算成本。 <详情>
【数字匠人】鹰硕集团陈东明:聚焦“东数西算”,构建国产化算力生态
2025-10-20 14:01:01
深海、大坝、草原…走进中国“算电协同”五大场景
2025-10-20 13:30:00
IDC圈企业俱乐部携手会员单位共参数字贸易博览会&云栖大会,同筑AI基础设施底座
2025-10-17 17:10:20
宁夏银川闽宁双智算中心主体结构封顶 一期算力达2000P
2025-10-17 16:56:07
奖项申报丨2025中国IDC产业年度评选正式启动
2025-10-17 10:07:47
从“中国智造”到“东南亚范式”:曙光数创液冷技术的本地化创新之路
2025-10-16 18:13:32
数据港总裁王信菁:算力的价值,在“绿色”中见真章
2025-10-16 09:25:00
1.44E算力 全球首个生产级GB300 NVL72超算集群正式上线
2025-10-16 09:18:12
投资46.8亿,蒙能1100MW风电光伏一体化一期(一标段)正式开工!
2025-10-16 09:10:44
预计投资91亿美元 字节跳动巴西数据中心即将开工
2025-10-15 17:53:52
投资7.92亿,3900张国产芯片 甘孜州绿色智算项目开工
2025-10-15 16:59:39
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2026-2027年)
2025-10-15 11:56:42
“航空智脑”的“护身法宝”:维谛技术(Vertiv)让机场节能效率突破临界点
2025-10-15 10:45:00
存量0.3779元/kWh!河南“136号文”承接方案征求意见
2025-10-14 13:55:26
总投资158亿,杭钢与阿里合作的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南区项目即将动工
2025-10-14 13:5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