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从2010年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6年的道路。在如今,企业云计算市场越来越普及的今天,OpenStack也开始逐渐收获成果——国内一家OpenStack公司在一天之内赢得五个私有云大单。但有媒体就此给出了“中国的私有云市场正在迎来拐点”的论断尚且为时过早。

实际上,OpenStack最初是被当作公有云的操作系统来看的,但如今,一个基本的事实是,OpenStack的成功案例更多被运用于私有云的建设中,就如同本文开篇所例举的那家国内OpenStack创业企业所获得的订单一样。

13233976351385_meitu_1

记得笔者曾经就此事与阿里云、青云等公共云服务提供商的技术人员进行过探讨,他们一致认为,OpenStack现有的架构,无法支撑大规模集群的Scale-out横向扩展。

即便是基于OpenStack推出超融合一体机的书生云,也承认如果选择通用的OpenStack方案,不仅到处是坑,而且对自身的技术能力要求很高,隐形成本非常高,企业建设云平台面临重大挑战。

书生云的说法是,通过软硬件整体优化集成,来填平OpenStack的各种坑,加上良好的监控管理运维界面和自动化的故障处理机制,才可以保证系统的相对成熟、可用性,降低用户的技术要求,进行管理维护。

数据中心的安卓?

还记得笔者最早听说OpenStack的时候,有厂商将OpenStack类比为手机的安卓系统,开源、开放,还可以自定义。

但彼时,安卓系统还不像现在这般成熟——很多采用安卓系统的手机厂商,虽然自己由此介入了操作系统领域,但更多的只是为用户操作界面添加了很多个性化的标签,并没有能力真正破解系统本身的bug——那时的安卓手机自重启、死机的现象,几乎成为常态。但手机毕竟是个人消费品,普通老百姓即便图个便宜,都很难容忍经常性的自重启,所以,安卓手机在随后的几年中,迅速从上百个品牌,集中到10个品牌以内,真正在市场上能与苹果一拼的安卓手机,也就三星、华为等寥寥可数的几家。

换句话说,如果把OpenStack类比为手机中的安卓,拿如今安卓手机占有率大大超越苹果手机进行类比,有一个前提就是,OpenStack的成熟,并非依靠OpenStack生态的众多参与者;相反,安卓系统最终只需要一两家真正具备极强研发实力的厂商,一统天下。可以肯定的是,数据中心和智能手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数据中心对高可靠、高可用和高安全的要求,远远高于智能手机。而数据中心的操作界面的使用者,都是专业人士,并不需要惠普、戴尔、联想、华为等将操作界面个性炫酷化。因此,OpenStack生态的繁荣,在笔者看来,并不是一件好事。

甚至于,笔者曾经在采访国内最知名的两家公有云服务提供商时,所得到的结论那样,“OpenStack正走在通往死亡的道路上”,“OpenStack仅仅是一个玩具”。

谁在用OpenStack?

当然,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OpenStack到目前为止仍然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超过585家企业,接近4万人通过各种方式支持着这个超过2000万行的开源项目的持续发展。

有数据显示,65%的受访企业用OpenStack搭建私有云。只有16%的受访企业用OpenStack搭建公有云。一个逐渐流行的趋势是托管的私有云:12%的受访企业签约了服务商来托管专门的OpenStack部署,摆脱管理OpenStack的复杂性。

当然,企业选择OpenStack的主要原因是节省成本。尽管OpenStack的开源属性是其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有66%的受访企业表示节省成本才是他们选择OpenStack的主要原因。但笔者认为,如果是单纯节省成本,实际上开源的产品,如果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大量实际案例的验证,隐藏的成本风险程度可能会比较高。因为即便有实施服务商的各种承诺,但后期维护,仍然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是实施服务商无法承诺的,包括扩容时所耗费的极高的时间成本等等。

事实上,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显示,在用户的行业分布方面,OpenStack在IT业和电信业更受青睐,分别占到68%和14%,学术机构排名第三占据了9%——IT企业和电信企业更钟爱OpenStack。笔者理解这里所说的IT企业,主要是指服务器厂商,他们其实都是私有云建设的基础设施提供商,如今加上OpenStack,有机会成为私有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何乐而不为呢?

而对于公有云的主要提供商亚马逊、AWS和微软,都没有采用OpenStack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软件行业,并没有接纳OpenStack。

这一方面是因为无论是AWS还是阿里云、微软的云操作系统的开发,都要早于OpenStack;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亚马逊、阿里巴巴和微软都具备独立开发的实力;再者,就是前文提到的,OpenStack并不适合大型公有云的建设。

从这一角度,大型科技型企业是OpenStack的重要用户群,因为不论私有云还是行业云都需要有内部运维人员,特别是能玩转OpenStack、懂得云计算技术的CIO、架构师与技术人员,只有大型科技型企业才有,他们更容易采用OpenStack。

而所谓大型科技型企业,主要是指以信息化为核心生产力和发展驱动力的企业,包括金融、电信、能源、电子、互联网这些领域的企业。在易云创始人兼CEO陈喜伦看来,他们建设基于OpenStack的企业私有云,主要是为了企业的创新型应用,也就是Cloud Native云上原生应用。

无论如何,笔者认为OpenStack是一种现象,能够满足部分企业的需求,就存在自身的发展空间。也衷心祝愿OpenStack在未来越走越顺!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 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2019-07-23 10:32:22
云资讯 浪潮信息再发力,OpenStack社区贡献关键指标全球第九
社区贡献是一个全球协作的过程,据浪潮系统软件总监张东介绍,浪潮信息的研发人员经常克服时差障碍,在收到全球各地开发工程师对提交代码的审查通知之后,针对有歧义的评论通过 <详情>
2019-07-03 17:28:19
整机柜服务器 实践+完善 浪潮跻身OpenStack关键指标贡献全球前十
日前,OpenStack发布其第19个版本Stein,这一版本在Open Infrastructure丹佛峰会上也被进一步讨论。同时,相关统计显示,在新版本中,浪潮的OpenStack新功能贡献数量(Compl <详情>
2019-06-13 16:55:00
机房建设 IDC:2018年软件定义计算市场规模6.7亿美元 同比增长39.2%
日前,IDC发布了2018年SDC(Software Defined Compute,软件定义计算,包括虚拟机软件、容器、云系统软件)市场报告,2018年全球SDC市场规模达到52亿美元,同比增长14%。其 <详情>
2019-05-21 15:27:38
云技术 从首届开源基础设施峰会看浪潮在OpenStack的担当与作为
随着OpenStack的不断迭代发展,浪潮与社区不断互动,并不断深化OpenStack的商业化实践。以OpenStack为依托,浪潮构建了全平台的云产品,并依靠生态的布局,不断赋能行业客 <详情>
2019-05-05 13:34:58
云资讯 OpenStack,冰火两重天?
我想问问云计算圈里儿的人,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OpenStack在中国的发展有点“冰火两重天”?事实上确实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因为地域、语言、开源文化、技术认知等方面的差异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