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以“科技,洞见未来”为主题的青云QingCloud Insight 2016大会在北京国际饭店隆重召开,在28日上午的全体大会上IT Value 发起理事、钛媒体联合创始人万宁,泰康人寿数据信息中心基础设施部总经理杜宇,国家气象局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沈文海,北京农商行数据中心总经理肖国彬,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左春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
以下是对话实录:
万宁:我跟甘泉的感触一样,今天有这么多人参加让我很惊讶。今天是纯技术的会议,我也很喜欢“Insight”这个词,所有做技术的人都有这种想法,我们对未来总是有某种直觉,我们需要看到未来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机会。黄总开场时提出了一个观点,我们的技术主管/CIO们正在扮演对未来技术和商业驱动者的角色。的确是这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向数据驱动型,我们知道这些企业开始利用数据创造新的价值边界,这是我们今天特别重要的议题。
黄总是2000年大学毕业的,让我们八几年、九几年毕业的人更加感慨。事实就如此,这个世界变化的太快。我们想想,我们大概从90年中国开始进入信息化建设爆发的阶段,今天一晃20多年过去了,这20多年给我们带来什么呢?昨天,我们注意到中国信息化纲要的发布,中国开始意识到在过去20年间,在座所有人辛辛苦苦进行的关于中国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创造了一个可能给我们带来更美妙未来的机会,这是我们今天会议定位为“Insight”的很重要的原因。因为我们想看看,未来将会给我们展现出怎样的商业前景,这是我们今天特别希望邀请几位嘉宾跟我们一起讨论的原因,希望他们结合自己的行业经验跟我们一起看看,未来给我们创造出怎样的机会?在座各位在做技术的过程中,又会有怎样美妙的前景?请允许我把几位对话嘉宾请上来。
这几位大家都很熟悉,在之前跟黄总和我们青云市场部沟通时,我们有过这样的考虑:我们之所以把这样一个对话放在重要演讲之前,这是我对于国内论坛上的过往惯例提出的问题。通常每次圆桌对话讨论都放在论坛最后,所有的发言都讲完才对话,大家知道对话往往是提问的时候,希望通过嘉宾的对话使我们对这一天的内容有更新的理解,使我们能够更好的聆听后面的演讲,为什么要设计这些环节,今天对这四位嘉宾提出一个任务,希望我们的讨论可以给大家带来启发,带来问题,让大家带着问题完成一整天的议程。
我们知道过去20年中国真的快速完成了信息化环境的建设,我特别喜欢一个词“社会信息化环境”或者“社会环境信息化”,无论怎么颠倒都有一个定义在里面,我们突然发现网络、硬件、企业或者个人都在不断的向一个方向努力,我们建立一个非常完善的信息运用的环境,我们的网络也足够的宽,刚才甘泉介绍的SDN 1.0和2.0都在这样的技术环境上做的。我相信在座各位也会关心,作为用户,我们的创新从哪里开始,又怎样的目的,环境怎么改变不重要,而是在这个环境下我们做出什么样的价值边界才重要。首先请杜宇先生。我们知道泰康人寿做了很多相关应用,保险行业有着很强的数据驱动。你们有非常大的用户覆盖群,对环境要求会更加强烈。我知道你们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我注意到黄总演讲里的一个个人观点“吃螃蟹者获益”,你们就是获益的,我们想知道你们从哪里获益,并且希望未来如何做。
杜宇:非常感谢主持人,泰康人寿成立今年正好20年,确实是信息化的20年。2000年,我加盟泰康人寿,至今16年。从小型系统,到系统大集中、保险信息化发展,直到现在互联网、云计算扑面而来的过程,我都参与过。万总说得非常对,这么多年来,金融业在信息化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而且已经初见成效。泰康人寿目前在全国有4000多家营业网点,遍布全国,包括西藏、海南等36个省市都有自己的分支机构。我们服务的客户达到1亿1千万,每16个中国人里就有1个是我们的客户。在信息化的过程中我们经历过一个很大的变化,大概从两年前开始。我们以前走的是很传统的信息化建设道路,基本跟其他金融机构一样,走着传统金融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道路。
两年前有一个很大的变化,互联网崛起后,市场和客户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保险产品是一个非刚性、低频的社会服务产品,它不像社会消费产品是刚性和高频的,这时候我们需要在很多方面做转型。所以作为信息技术的从业者来讲,你要支持公司在这样的业务和市场转型中,保证它的时效性和紧凑感。在此过程中我们做了重大的选择,希望腾出一只手,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上做更多的工作。我们现在提出“双模组织”,一方面我们需要对于传统的保险体系下的信息系统体系进行支撑和运维,包括深度开发;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在新的技术领域里做更多的努力。这两年下来,我们的体会非常深。现在看来我们在互联网保险和保险互联网领域已经走在前面。在技术支撑方面,我们做了很新的尝试,我认为我们的步子迈的非常大。
万宁:非常好!保险行业的确是非刚性、低频、数据驱动,你们在两年前意识到这个变化。肖总,银行是刚性、高频,你们的用户受到了整个互联网的影响,在银行业领域里,农商行这几年发展的非常快,你们之所以快是因为你们恰好借助技术,成为所谓的后发优势,你们如何看待现在信息化环境改变给你们带来后发优势的收益。
肖国彬:北京农商行是立足北京的中小型区域性银行,在银行业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参会的有建行、中行、民生、北京银行的代表,我今天是来学习的。谈到关于信息化的话题,最近我跟工商银行张艳总交流,她的理念道出我们银行业的心声。银行业信息化时间很长,在传统行业的信息化中,可能不算是最差的,甚至是走在前面的,确实由于一些观念、理念甚至技术的限制,我们在信息化中做得更多的是银行信息化。现在我们确实面临很多的竞争,包括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我们正在做思想的转变,我们要做信息化银行,我们要立足业务做信息化,这可能是我们最根本的转变。
关于云技术、大数据,最近我的感受很深。上周末我们在北大有跟百度交流,百度有一句话深深的刺痛了我,百度说他们的机器大概50万台的规模,他们CPU的效率综合使用率在54%。我对自身的信息化、CPU利用率还是比较清楚的,我们跟互联网的差距很大。我认为大数据、云计算对我们来讲确实是机遇,也是一个挑战。今天我们也想跟典型的互联网企业青云多多交流,在这方面我们走的步子要更大,既有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也有自身成本压降的需要,更有与互联网金融竞争的需要,在这一块我们应该做得更好。
万宁:刚刚杜总提出双模,我们要立足于现有的业务,如何利用新的互联网驱动。肖总更直接,我们如何弥合和互联网的效率差距。我想问问沈总,气象很早就要利用大数据和计算机技术完成对于气象预测方面的工作。您那里就是新的技术实验场,您如何看待技术对于整个业务支撑的价值和作用。
沈文海:气象部门有自己的特点,从一开始就是纯数据的部门,从数据收集到数据处理到相关信息的发布。气象之所以能够走到现在,和气象科学家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发现以及归纳相关的科学规律是分不开的。大数据在这两年风生水起,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在推大数据。其实气象部门从一开始就采用了很多现在才被大家关注的大数据的理念和方法,比如一些统计方法和分析方法,可以说现在万众瞩目大数据成功案例所采用的方法,气象部门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始采用。比如气侯统计预报就是用现在的天气现象,发现相关规律。可以说气象部门是一个应用数据比较早的部门,对于许多新技术,特别是新设备(比如高性能计算机)也是应用的最为充分的公益性企业。现在气象主要以数字预报为主,对高性能计算机有很高的要求,只要你生产出来高性能计算机,给我一、两年时间,我肯定可以把CPU利用率使用提高到80%以上,这是毫不夸张的。
但是,就现在的大数据理念和方法,能够给我们气象部门带来哪些新的突破性的科学方面的进展,我们现在还在探索。因为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我们的气象数据基本面没有太大的变化,还是观测数据,只是观测手段发生了变化,比如多了雷达、卫星、摇感等设备,最终卫星、雷达探测出来的数据,还要返回到原来的基本的气象要素,基本面没有变化,只是时空密度大大增加。对于高时空密度的数据,我们如何从中发现新的、过去没有发现过的科学规律,这是气象科学家未来将要做的很重要的、也很艰巨的事情。我们确实有很大的未知空间需要探索。今天是云计算大会,云计算肯定会对气象的业务形态、业务效能带来巨大的变化,今天下午的报告我会详细的跟大家汇报。
万宁:我们今天气象和金融坐在一起,这好像风马牛不相及。但沈工谈到很重要的一点,过去我们在气象领域各种数据的获取手段和获取成本蛮高的,现在有了更先进的各种雷达、传感器等设备,我们获取的数据量倍增,使得我们可以更大范围的监测气侯,我们需要在分析模型上有革命性的突破。而保险和银行业,我们要有更广泛的、更低成本的信息和数据获取的渠道。我们仅就扩大我们数据的获取范围,同时在降低成本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创新基础。那么我想问问左总,在很多行业解决方案、尤其是保险行业解决方案的背后都有中科软的身影,那么我们想看看,随着多渠道数据的获取变成可能,并且成本越来越低,其实给保险业和很多行业都带来了新的创新的机会,您如何看待,现在的行业客户如何利用这些新的创新的手段和技能来真正实现创新?
左春:首先,感谢组委会给我的机会。今天就我一个是开发商和ISV,我想从ISV的角度来看行业转型。我们的系统分为硬件、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ISV在做应用软件,可能是保险行业的、气象行业的或银行的。现在云计算带来的主要的变革最初发生在硬件和系统软件环节,刚才通过黄总、甘总的介绍,我们了解到PaaS层是系统软件的主层,传统上是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包括虚拟化和容器)。我们在传统的企业应用里发现一个现象,我们买了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但是系统软件的配置并不是很强有力的配置。但是刚才,无论是黄总还是甘总,在系统软件配置层面的介绍给了我们一个很深的印象。像青云这样的企业,无论在私有云还是公有云方面都有很强的实力,填补了现在企业对系统软件强烈的需求。这个需求怎么来的?来源于,传统上,我们的硬件和系统软件比较贵,现在硬件变得便宜,系统软件也开源了,开源以后引出了大量的个性化问题,如果你没有规模,可能做不了这件事。所以从这意义上来讲,青云在系统软件层面还是很有心得的。我们是做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基于系统软件的。当系统软件发生变革时,我们必须赶快跟上,这一点我们认识特别深刻。比如说我们经常会从某一类数据库迁移到另一类开源数据库,如果开源数据库的标准发生了变化,我们的应用就要部分的重写,工作量很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对云计算发展动态还是很关注的。这是一方面,我们要看云计算公司的技术能力和前瞻性。
另一方面,从开发者或者我们的客户角度来讲,我们关心云服务商的生态策略,他是不是想自己都做了还是希望有一个宽泛的生态环境,让大家一起做。通过上午的演讲可以看到,青云非常关注技术、关注开放的生态环境,这两点对我们来讲印象深刻。我们ISV很多,我们会和这类云公司加大合作,以服务我们的客户。
万宁:左总提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我们也看到了,甘总在展示的产品全景图的过程中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信号,这个信号刚才左总已经提出来了,是什么呢?其实每个ISV、每个用户都在观察青云,在观察云计算基础服务提供商,原因很简单,你是不是可以更便利、更低成本,更可管理,等等。这就想继续深追杜总,你一直操盘泰康人寿的双模,两年前泰康就开始进行靠数据驱动或者靠信息技术驱动的保险业创新,在这方面肯定经历了各种问题。在座各位都会关心,当泰康选择并且决定去做的时候,相信会向青云提出很多要求。那么你们如何同云计算厂商以及左总他们这样的公司配合完成双模的真正建立,既要保证现有业务不断崖式的下滑,还要使得我们真正获得新的客户的边际、获得受益,泰康人寿是怎么做的,在决策层如何说服他们和你们配合?
杜宇:所有变化包括所谓的双模,大的驱动力来自于市场和客户的需求,这是非常明确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就是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我们也看到,这两年基本在10-20%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在增长,这种增长使得我们传统的金融企业不能像以前那样再按部就班的为客户提供服务。从保险业来讲,保险业务系统原来不要求7*24,最多是7*9,到了晚上保险业务系统要做很多的offline的批处理作业。互联网来了以后,大量7*24小时的业务需求来了,这是从我们运维角度的来看。从产品角度来讲,传统的保险产品是非刚性、低频的产品,也许你买了一份保险后,保险公司跟你接触的机会,如果不做理赔,一年只有一次。
互联网来了以后,需要的产品是场景化、碎片化、互助化的,现在社交文化起来后,需要产品有社交属性、互助属性,在产品的研发上也出现很大的变化。在服务的体系上更不用说了,现在每个人都有一部手机,有人说过“手机可能会变成下一代人们的外挂器官”,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意味着手机在身上,服务就要在身边。这些需求的变化导致我们作为技术部门不能用传统的眼光,去看待需求的实现,需要有新的方式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其实遇到了很大的困境。在传统的思路下,对于金融企业来讲,安全和稳定是必须的,这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我们以前的观念是不会把开源的方案放在核心生产上的,但是现在所有的互联网架构的技术、开源技术、云计算解决方案大部分是以开源的方式呈现的。这时候我们需要做一个选择,哪一种是我们所需要的,既能达到我们对安全性、稳定性的要求,又能满足业务快速响应的需求,这是我们大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很多技术上的坑。我觉得遇到坑不可怕,就怕你还没遇到坑。所以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和青云做了很多这方面的探讨,目前为止庆幸的是我们遇到了这些坑,也解决了这些问题。
万宁:具体举几个坑的例子,相信大家都想知道,以后大家也别再往里头跳了。
杜宇:甘泉先生谈到青云的SDN2.0。为什么会有SDN2.0呢?我们上线时用的是SDN1.0,遇到大的问题是大规模部署时会出现问题,这是蛮大的一个坑。我们上线系统是互联网保险非常核心的财险系统在这个平台上跑,小规模部署没有问题,当规模大起来,发现它在性能、I/O、调度方面有问题,青云在这方面体现出了一个技术型公司的实力,很快给我们找到解决方案,很快做了测试,很快上线。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
万宁:非常好。左总,您是介于青云和用户之间提供解决方案,未来杜总提到的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多。我们以用户为中心,基于应用对技术提出要求。作为您的企业用户,他们要面向他们的互联网用户,在这方面中科软做了怎样的准备?刚才杜总提到了他们遇到的坑,相信您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坑,能否分享一下。
左春:在系统软件层面我有两个方面要讲,一是我们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二是分析现有的坑以及我们的做法。先说发展方向,像我们这种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商,不会满足于单一领域的开发,因为单一领域开发基本上对着信息技术部门,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必须跨领域。举个例子,保险如何跟气象合作。传统的保险在农业保险里,要想核损特别麻烦,要到地头去。现在可能会出现气象指数的保险,只要有一定的指数就能进行理赔,新的信息化的气象技术和新的保险理念解决了传统保险中的问题,这样信息化的手段就变成了业务的问题,而不是内部管理问题。所以从发展方向来看,应用型的软件开发商实际要关注客户的客户,也就是客户的客户面临的困难的。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做任何一个应用系统都会遇到坑,现在最明显的坑是我们在系统软件层面大量应用开源,开源是由社区构成的,而社区往往强调专业化。专业分工有利有弊,它的弊是在使用者的层面的考虑会弱,比如社区不考虑周边问题,不考虑友好性问题。那像青云这一类公司就可能填补上开源社区的上述问题。比如在容量上,或者在可用性上、集成性上的不周到。青云积攒了大量系统级的工程师,可以完善这项工作。也就是说原来社区不太做这件事,这是传统的所谓的坑。实际上那也不是一个坑,因为作为社区就要那样发展,解决的是更通用的问题。
为什么这一类的问题原来没人做呢?原来一个很大的用户,金融企业虽然招了很多人,首先他买了专用软件(产品化软件),并没有大量用开源,这是原来的情况。另外,像这一类的问题,原来不太被人关注。我买了标准的产品以后,我不太调整。为什么这两年调整变得很流行,这和商业竞争有一定的关系,比如保险,保险原来是一个黏性不大的产品,后来人们发现企业竞争时,我跟你做生意的频度越高、黏性越大,企业的内涵价值越高,就把产品碎片化了,把周期加密了,使得你消耗的IT资源变化了,你要用更便宜的基础环境,包括X86服务器、开源软件,因为你都是碎片化,每一个单笔业务的价值都很低,频率很高,变成7*24,迫使你从scale up的体系结构变成了scale out的体系结构。这个体系结构一转,开源和便宜的硬件变成潮流,我们要跟上这个潮流做应用。
万宁:左总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我们越来越要便宜化,因为社会信息环境提供了这种可能,我们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实现更大边界、更多服务场景下,7乘24小时的客户服务,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左总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场景,就是保险和气象的合作。我是常旅行者,我现在肯定喜欢延误险,有万一延误还可以有点补偿,这里就涉及到气象。除了气象学家要用新的手段完成气象预测,也在提供一种新的可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服务边界,这部分对技术,比如过去您只是服务于气象预测,现在可能要服务于更多的商业行为,比如保险、决策、管理等,从这个角度来看,可能也对气象这种专业系统提出更社会化的服务性要求,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沈总您又是如何考虑技术和它的结合,如何选择。
沈文海:气象服务确实是非常庞大、现在还看不到边界的领域,中国气象局从最开始在气象服务的领域中,90年代的时候并没有很大的开拓。到了21世纪,互联网快速发展以后,中国气象局开始着力发展气象服务的相关业务,因为气象预报做得再好,最终要体现在服务的角度。与此同时,社会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以气象服务为主旨的私营企业,而且蓬勃发展,很多在民生方面的服务已经超过了气象部门,比如像墨迹天气、彩云天气。今天下午还有彩云的报告,我很想听一下他们是怎么做的。现在中国气象局确实在考虑这个问题,如何使用新技术对气象服务领域作出更大的贡献,特别在我们自己做服务的同时,能够培育出生态环境,使得我们市场上的气象服务的企业能够在我们环境生态中互相良性的发展。在这方面,确实云计算和大数据会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云计算在资源的整合和资源高效利用方面会有很大的作用,现在还在讨论中。
万宁:肖总,刚才您提出一个特别好的问题。在杜总介绍的传统的保险业务,别说7*24,7*9就不错了,每晚做批处理也能支持了。但现在坐飞机可以买小碎片保险,明天手机进水等等小事都可以设计保险产品的时候,服务会越来越细化、场景化、小型化。可能银行也是如此,原来银行都要大额业务才要跑到银行,现在块八毛也会找到你,甚至你可能会为了延揽更大的业务,比如水电费、其他支付等提供服务,也对你们提出了很大的要求。这时候发现你的服务边界在扩大,一定要更便宜的手段完成。现在农商行在这方面有什么创新思路或者具体的案例。
肖国彬:接着我刚才的说法,传统银行业和互联网金融实际上处于激烈竞争的局面。银行有自己的优势,包括我们对风险管理、安全性等方面有着数百年的历史沉淀。但我们也客观看到互联网金融有自己的优势,技术优势、数据优势、流量优势。以技术而言,支付企业有支付宝,大概几千人的规模,其中一半是IT人员;数据的优势也一样,互联网企业认为数据就是他们的核心资产,他们对数据进行深度的学习和挖掘,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对流量而言,大家已经感受到互联网企业天生的流量优势在于它嵌入了互联网用户的生活,所以它的场景和频率比传统金融都具有独特的优势。所以我想简单从这三方面来谈传统企业如何转型、应对、取长补短,我们要向互联网学习。
关于IT投入,银行始终比较重视,但客观来看我们的人员有限。我们的IT人员大概是银行从业人员的3%左右,我们和互联网金融行业50%的IT人员投入来看,差距是明显的。我认为这方面银行要持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银监会“十三五”规划也提到这方面,包括薪酬、人员总量、机制、体制、包括成立IT专业公司等方面都要做探索。这方面可以一定程度提高人员的投入,但不能根本改变我们跟互联网企业技术的差距。传统银行更需要和一些专业厂商深度合作,比如云计算,既然我们没有办法自主掌控、定制或者开源一套云计算工具,就应该和云计算专业厂商深度合作,拥抱厂商,购买技术,这是一方面。
第二方面关于数据,我们银行在这方面也在做观念的转变,我们现在也在开放,也在多渠道获取数据。以往大家看到你申请信用卡不批,可能由于我们有传统的信用卡打分模型,现在看来这一点远远不够。现在国内征信生态也在逐步丰富和发展,现在我们开始逐步和公安、司法、运营商甚至垂直互联网厂商进行合作,共享数据,通过这些数据识别客户更全貌的风险。银行自身渠道对数据的挖掘和利用也是不足的,我们互联网企业从用户登陆网站就开始收集客户行为,这方面银行做得远远不够。以往银行收集的只是财务数据,你动钱了就把你记录下来。现在我们在做转变,做到线上线下一体化,多渠道整合获取用户的数据。
我举一个例子,现在我们的客户到了网点,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客户来了,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客户的资产,识别客户资产投资偏好,知道客户的某些资产是否最近到期,是否有更匹配的产品自动匹配介绍给他,有了这些数据的支撑,大堂经理、柜员可以对我们的客户提供精准的营销,我认为大家已经有感受了。
第三个就是关于互联网企业的流量优势,尽管银行稍微比保险好一点,我们一定要叠加传统银行的生活属性,包括水电、煤气、代收费、卖保险都有深度合作;我们也有和互联网企业合作,希望把我们的金融产品、金融属性、支付功能和中小互联网企业合作,嵌入互联网场景中,让客户在使用没在大的互联网生态中的互联网服务的时候,也可以感受到金融服务。
万宁:非常感谢肖总,一下就把话题引到下面最关键的要讨论的话题。您介绍了银行的发展,体现了我们的趋势,我们要开放合作,我们尽可能的扩大数据的来源,我们尽可能的运用更多的专业服务商,我们尽可能的挖掘现有的数据。这里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未来更看重哪些专业的技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等等。你们现在在银行内更关注哪些技术,可能会使你们更好的融入这个开放的生态里。
肖国彬:在开放的生态上,应该说银行已经彻底地转变了观念,采取一种开放和拥抱的态度迎接新技术。讲一个云计算的小故事,我们迎接云计算是多种因素叠加的,一是我们内部的挑战,作为我们的运营部门,大家最直接的感受是我们面向客户提供服务的能力严重不足。在有云计算之前,我们都是提供物理机。物理机的准备周期,对外服务承诺是一周提供,实际上从业务部门或者科技内部部门来讲,都感受到远远无法满足需求。我们接触青云时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功能——秒级的服务提供能力,我专门看了他们的演示,点一个按钮创建虚拟机,大概几秒就提供了,这让我很震撼,也确实解决了我很大的问题,因此内部驱动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银行的成本压力,这是非常大的因素。今年上半年各大银行的年报披露,银行的利润增长大概在个位数(2-3%左右),随着下一步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实际情况可能比大家看到的2-3%更严峻一些,银行内部对于成本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尽管我们现在一定程度还保证IT的投入,我们认为在这方面IT部门要主动担当,更大程度的降低使用成本。大家都会想云计算究竟能不能降低成本,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毕竟我们要买软件。从刚才的数据来看,我对这个非常有信心。如果没有云计算、虚拟化,我们CPU的利用率大概在20%以下,通过一定成本的云计算引入,可以提升我们资产的使用率3-4倍,确实可以有效降低我们成本。
第三,我们监管部门对于云计算做了很多指导,大家都知道,我们认为在新技术方面云计算只是一个代表,大数据、生物特征、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我们都在积极推进。
万宁:进入今天讨论很重要的环节。大会叫做“Insight”,我们想看看未来哪些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大家真正实现利益。沈总介绍了气象希望可以融入更大的生态创造新的服务,您如何看待未来有哪些技术可能会对您实现这样的商业创新带来很大的帮助,我们谈谈未来。
沈文海:从未来的角度来说,我不太熟悉别的行业,就气象部门来说,大幅度的提高效果、效率、效益和效能是我们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追求目标。从信息化的角度,我们已经走过了基础设施的建设阶段和技术应用阶段,现在该开始实现整体的功能和资源,以及业务方面整体的高效集成,只要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的技术,个人认为都是我们需要借鉴和引入的。云计算无疑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其他的像大数据、移动互联、这些方面都是我们需要考虑,也正在考虑的。肖总已经说了云计算的相关技术,个人认为云计算至少可以给我们在资源整合和业务流程的优化,甚至再造方面可以提供非常好的机遇和平台,在这方面我们已经达成共识,未来肯定走云计算的路。
万宁:左总,我们从ISV的角度更希望看到什么技术,并把这个技术推荐给我们的用户?您提到一个很好的角度——“关注客户的客户”,相信您客户的客户已经把需求传导到您这里,我们用什么样的技术可以帮助到他们?今天一整天的会议,大家会看到很多技术,您认为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哪些?哪些技术可能会费效比更高?
左春:今天上午听了黄总和甘总的介绍,我们感觉如果和这一类的云公司合作,确实要看他们的IaaS能力,大家定义的PaaS可能不太一样,但总的来讲是系统软件能力。系统软件能力我们比较关注的是数据库和中间件,中间件的范围比较大,包括容器、虚拟化。因为这是我们开发的界面。现在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不动我的开发界面,它进行改进,做场景化的工作。但是交流之后,我们发现它的改进已经到了极限,这时候应该在应用层面做改进。比如原来我们的应用是单应用对单数据库服务器,也许有一天说这么大的分布,应该是把你单应用对多数据库服务器的模式做出来,就像MapReduce的机制实现在应用层面,我们得判断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的应用软件也要做这样的机制配合系统软件提升的瓶颈。
我们跟青云合作后发现,他们非常强调技术,我们对他们技术的前瞻性必须保持比较好的沟通,他们发生变化后,我们的应用软件在解决用户问题的时候,同时也会发生变化。所以现在和青云的合作,我们关注他们数据库和中间件上的变化。另外我们关注它的合作性,有时候技术型的公司,合作态度和合作方向不太好,但是通过我们和黄总见面开会交流,我认为他合作的友好性、理念给了我们很深刻的印象,我有信心跟青云把下一步的整体云的建设和合作做好。
万宁:黄总和甘总,左总直接把要求提出来了。相信应用的开发和多接口部分未来在技术上一定是一个大趋势,我们肯定会关注。总是把最重要的话题留到最后,杜总,泰康在两年前开始这个步伐,双模组开始进行了一段时间,您认为在目前来看,一是在未来的创新上,泰康人寿在未来多元金融业务拓展方面还有哪些业务上发展的挑战,您为这些挑战更关注哪些技术,由您分头阐释观点。
杜宇:第一个大的挑战是要从一个传统的保险企业跨界到互联网企业,横向跨界到大健康产业链里,这对我们来说是大的挑战,即如何通过IT、信息化建设支撑这个体系,这是面对未来大的挑战。具有的技术要分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基础能力。像云计算这种基础能力对提高效率、存储能力、计算能力等方面,我们现在比较关注具体的技术一个是软件定义,像SDN,我们正在加大做SDN方面的投入;另外一个是分布式技术,我们也在研究跟进。
第二方面是可携带设备方面的发展。泰康人寿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保险公司,是集团化发展的方向,它的产业链延伸到医疗、医养行业,我们现在也在做可携带设备方面。比如现在流行的AR、VR技术,区块链技术,我们也在跟进。
第三个方面,是大家只知道保险是保险,但保险也有一个很大的功能就是支付。支付功能在健康领域里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现在数据层面,在一个大体系里数据一定是最核心的,在大数据方面,包括机器学习方面,我们都在做很多工作。从具体的技术角度来看,大概就是这些。
万宁:刚才左总已经向黄总提出了需求。那么站在杜总您的角度,我刚才关注到黄总和甘总提到生态,这是未来大的趋势,关于我们希望建立的这个生态,您有什么样的问题或者建议。
杜宇:如果说对于专业厂商的要求,如何为像我们这样的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我觉得首先要产品化,这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确实看到了很多互联网企业在产品化上做得不足,这是有问题的;二是你要分清,青云以公有云起家,要做企业用户时会发现更多企业对私有云的需求非常丰富,在这方面是有挑战的。另外,还需要考量到客户在既有的IT体系上继承下来的兼容性、扩展性、可持续性的问题,这是我觉得作为技术厂商要充分考虑到的,不可能抛弃所有以前的新起家。三个建议。
万宁:就是要以更开放的方式建立生态,非常感谢。开始我也介绍过,本次对话是希望几位嘉宾真的把问题拿出来,让我们知道在这一天里如何聆听这个会议,理解青云组织这些内容的苦心,让我们知道今天的收获。我知道,每个人花一天的时间参与一个论坛,这是一个巨大的投入,每个会议的主办方都要对得起每位嘉宾的投入。
非常感谢几位嘉宾在他们的讨论中充分体现了我们这个会议的价值。杜总从他的业务模式上强调了如何从用户和市场的角度寻找技术合作商;肖总特别爱用数据,比如我们和互联网企业有四倍相关设备的使用效率的差距,我们只有3%的IT技术人员,我们如何弥合巨大的落差,只有拥抱云或者说利用现有的社会信息环境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或者叫做弯道超车。比如现在要求一个银行迅速把IT人员编制从3%扩大到10%,在现在压缩成本的高压下,我想没有一个CIO敢触碰这个红线。可能只有我们应用技术才能真正解决,所以我们会更关注技术。左总提到,在目前来看,由于成本和数量规模的扩大,我们更要关心客户的客户,这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思路。因为我们越来越深刻地看到,由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进入,使得我们服务的边界、场景发生很多变化,可能我们会关心在选择技术服务时,要从支持服务的时间、服务超边界、更海量、更广的范围等方面的支持上要多考虑。
当然,我们永远无法回避的是成本问题,在座所有的CIO都有一个命题,这个命题永远放在他的头顶上,如何用更低的成本支持更大的业务。我看了QingCloud Insight 2016的大会议程,他们试图介绍一些技术,这些技术将会使我们用更好的技术手段来获取更大的数据信息服务的支持,我觉得这也是我们今天能够在这个会上看到的。刚才几位谈到的,比如我们会关心专业的服务,更关心SDN、分布式,以及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来扩大企业的产品业务服务模式,包括银行、保险、气象,甚至在座的制造、物流等,大量行业都要实现跨行业的生态性合作,这可能是大趋势。在这个趋势下,我们对于技术的选择、对云的拥抱就变得像肖总所说的“不是我想去走,客观上使得我们必须运用这样的技术”,也是给予我们今天聆听会议的核心本质给出的解释。这几个方面使得我们今天的讨论很有价值。
从媒体角度,我想利用一下主持人的便利,杜总、肖总、沈总,我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跟你们座谈、采访,其实更多的希望带出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指导大家面对未来。就像我一开始讲,我们正站在一个路口,这个路口是因为社会信息环境的改变,让我们能够用更低的成本获取信息服务的支持。但是本身由于数据量的海量进入,这种规模化的变化使得我们的管理、风险控制等等,成本在增加。我们给每一个做技术的人带来了新的思考、新的命题。这是我们今天整天的会议上,从Insight的角度给大家提出的最重要的思考维度。希望所有的参会者通过这个角度看待这一天的内容,请大家用掌声感谢这四位的精彩分享,因为他们的数据给了我们很多启发,我也希望今天这个讨论真的能让我们在这一天的会上有更多的收益。最重要的是你可以直接找青云提问题和提需求。刚才左总直接把命题丢出来,可能平时这种机会还不多,这也是我们用一天时间参与论坛,用这么大的代价所获得的收益,再次感谢四位给我们作出的分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