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11月1日报道,10月30日,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博鳌举办,在腾讯云主场的"大云端。大生态"峰会上,来自前海微众银行、未来电视、IBM、德勤等行业大佬、齐集聚一堂,共同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IT云化转型的话题。深圳前海微众银行(筹)信息科技负责人马智涛为我们带来演讲《互联网科技驱动的新一代银行》。
以下是马智涛当天的演讲实录:
马智涛: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今天还是很高兴。最近互联网金融应该说也是一个比较热门的领域,我们前海微众银行也算是互联网金融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我们也在进行我们的筹备过程中。所以今天,我们也是非常荣幸有机会跟大家去分享一下我们在互联网金融的大氛围底下我们怎么去思考我们新一代银行IT到底应该怎么去构建。
银行IT可能在很多互联网的时代当中对比下来可能是相对比较保守的行业,这可能大家的观点当中应该也是比较普遍的看法。但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事实上银行IT在很多方面是都的比较前的。我们在八十年代开始,事实上就有很多IT科技的技术是应用在银行的领域上面来。到了九十年代,网络技术的应用应该说也是在银行,作为首批的行业当中应用起来的,所以银行也是走在最前面的。但为什么到今天,银行反而是被大家看作为是比较保守的IT行业?很重要的原因,反而是因为我们的历史包袱太重了,因为我们的起步比较早,所以反而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就是我们要改事实上已经不是这么容易。
与此同时,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事实上在银行的渠道已经在产品方面也是变的越来越复杂。在渠道方面,相信大家接触也比较多,可能都会经常到ATM里面去提款,也会经常用网银,也会经常用到现在的手机银行和移动银行。与此同时,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产品方面也越来越丰富。这些带来的结果,事实上对于我们银行IT来讲的挑战和复杂度方面也是越来越大。
下面两张图的解读应该是比较直观的,随着我们的复杂度越来越高,因为我们的运维成本都会越来越高,所以系统的维护性也是越来越差,这个大家都是非常了解的一个局面。有做银行IT的同事们应该也会看到,在银行的架构当中有很普遍的两种典型。过去的银行架构都是比较复杂的,点对点,一个大核心的架构。为了解决我们刚才所讲的一个复杂度的问题上面,我们看到有一个趋势,从2000年开始以后慢慢的很多银行从一个大核心的架构把它转化成为一个小核心的架构,目标就是要降低系统的复杂度,让可维护性可以变的更好,让运维成本可以变的更低。
但与此同时,我们看到近几年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有一个大的转变也正在发生。这上面可以看到一些数据,我们移动银行的用户数从2011年的3200万到了2013年已经超过了2个亿,而预计这个发展的趋势只会越来越迅猛。到了2017年,我们移动银行的用户数会将近到5个亿,渗透率将近1/3.1/3的中国人口,都会使用到移动银行的服务。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在银行这一段电子渠道的使用已经是发生了一个很根本的变化。过去大众都比较习惯走到我们的网点去办业务,但是随着这些自助渠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客户都会选择使用网银,都会使用手机银行渠道来去使用我们银行的服务。对于传统银行的IT架构来讲,这个也是带来了另外一重的挑战,我们的用户群体已经从过去的内部用户和银行柜员,慢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客户逐步变成了我们的终端客户,这相信是很多企业都面临的一个转变,一种挑战,而不单单是银行。但是银行应该说在过去的几年来我们所面临的来自于这种用户行为转变的挑战是越来越大的。
而这些用户行为的改变,对于先有银行IT机构带来的挑战可以体现在我们下面的图表当中。过去的可维护性随着复杂度越来越高是会降低,但是用户规模的剧增,使用频度的提高,以及这些用户操作的随意性,以及对体验的需求,事实上都让我们可维护性进一步的降低。与此同时,带来的也是我们运维成本的进一步提高。
一般的银行会怎么做?传统的银行为了应对这些复杂度的不断提高,基本上就是不断的加大在设备上面的投入,采用的设备越来越高端,争取能够做到万无一失,这是传统银行一贯的一个做法。他们避免的主要是希望能够在真正的故障出现的时候底层系统的高可靠能够发挥作用。
但我们也看到一个形式,过去银行用高层本来换取安全的时代已经快要结束了。我们从上面可以看到一张图表,今天在中国银行行业的ROE对比其他市场毫无疑问还是很高的,但是随着我们市场的开放,随着1%的利差降低,对我们ROE的影响还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我们的银行业不再做出改变的话,我们到2020年我们的ROE可能会从今天的19%降低到5%,如果我们能够从业务模式以及成本上面做出一些调整的话,我们的ROE有可能会维持在10%~12%,这个是市场一个比较普遍的水平。过去从靠高成本来换取靠可靠的日子很快也就没有过去了。
所以这也带出几个思考点。
第一方面,相信大家都有看过篮子跟鸡蛋的问题,到底是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还是把它分散放在多个篮子里面,这也是互联网理念的一点,分布式架构对比集中式架构,可以把风险大大降低。
第二方面,砖房与木房的思考。表面上看来我们用一个更高的成本去建一个砖头的房子会比一个木头房子更加牢固,但如果是住在地震带上面事实上就不一定。所以更重要的是,这也是互联网理念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如果能够把故障常态化来去管理,对于高端设备的依赖度事实上可以大大降低。
所以基于这两个IT架构的思考点,我们也把互联网技术架构的一些特征跟银行未来发展的方向和业务发展的重点来去做匹配。事实上,在新一代的银行IT架构当中有很多方面对于互联网技术或者是云技术方面的一些匹配度非常高的。
包括第一是在扩展能力方面;第二方面是高度的标准化方面;第三是低成本的优势;第四是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这些都是标准的互联网架构所能够带来的一个好处。 所以我们相信,新一代银行IT架构应该会越来越像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在互联网公司所采用的一些架构。
看到的这张图,这就是我们预见未来的银行IT架构。客户的数据都是会采用一个分布式的模式,放到不同的数据结点上面来去分散风险。当一个节点出现异常的情况下都不会影响到其他的节点。还有,我们可以进行扩展,而不像传统的银行IT一样,当你的容量到了一定的时候你需要更换主机甚至搬迁机房来去满足你扩容的需求。在希望我们也看到有一个很重要的模块,就是我们底层的大数据平台,它将会成为我们集中管理一个很重要的基础。跨数据节点的数据我们得把它汇集在一起,然后基于这个汇集点来去形成我们全银行的数据分析和挖掘。
另外一方面刚才也有提到,银行IT面临的成本压力将会越来越大。所以我们也相信,过去在银行IT架构体系当中没有扮演一些很重要角色的技术未来它的定位也将会越来越重。像这里提到的开源技术,我们相信在未来的银行IT架构当中会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常见。
但是,要实现并且能够有效运维这种新一代的银行IT架构,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方面,对于我们整个IT团队的技术能力要求是会非常的高。另外一方面,行业的经验以及运维的能力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要素。很重要的一点,刚才所讲的一种架构,事实上对于规模是有一个非常高的要求的,一定要到了一定规模以后我们才能够看到规模效应。
能够具备上述所讲的几方面的要素,我们相信我们是绝对有可能会看到在市场上面出现一个能够为我们很多同业提供服务的这样一个金融云平台。而这个金融云平台,应该是一种完全基于互联网技术、开源技术,可伸缩、可扩展,安全可靠,而且成本是很优惠的一个云平台。
要搭建这样的一个平台,我们相信有两个在思想上面比较可能出现的结果。
第一,大型银行。本身这些银行都具备一定的科技能力,而且它们的行业经验、运维能力都是非常的显著,非常的具有优势的。
第二,传统银行最大的一个弱势就是在于一开始所讲到的历史包袱太重,技术转型难度会非常的高。相比起来互联网企业,比如像腾讯技术架构以及运维能力是非常的强,但目前可能在金融业务方面的理解和深入度是有待提高。所以这一次,我们过去一段时间在前海微众银行的筹备过程当中,我们跟腾讯云这边也是做了一个很深入的合作,希望在金融云的领域上面能够开展一些尝试,能够为我们整个银行业提供一些参考,以及我们未来金融云平台打造基础。
最后要讲一下金融云平台未来很重要的发展趋向以及监管方面的环境。因为银行业也是一个高度监管的领域,所以我们在业务方面和拓展方面除了市场的接收程度以外,监管的环境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协调今天一个简短的分享能够给到大家一些启示,也非常感谢大会能够给我一个机会在这里给大家做这个分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