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逐步深入的当下,数字化转型已然成为各行业促进业务发展的必然手段之一。如何做好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已经取代了“要不要”做数字化,成为企业关注的核心焦点。
如果要选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最关心的三个问题,那么一定是:成本、收益,以及安全。这三方面已经成为当下,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企业在选择数字化产品及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关心的核心问题。如何能帮助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企业数字化及运营成本,提高业务收益,将成为众多服务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混合云+AI是未来
混合云+AI是这几年IBM核心发展思路。收购红帽、拆分勤达睿……种种举措无不透露着IBM “All in”混合云的决心与态度。基于红帽OpenShift混合云平台,帮助企业打通内部复杂的IT环境,并连接外部的生态合作伙伴,实现安全且规模化的数据共享与技术创新;拆分勤达睿,让IBM有更多的精力、资金,专注于混合云战略,并且提升了整体业务的灵活性。
经过几年的布局,通过市场的反应,以及一些报告的数据也不难看出,IBM当初决定的正确性。
根据IBM 2022年发布的《IBM企业转型指数:云现状》报告,有77%的参与调查企业采用了混合云方式来推进数字化转型。不过透过《报告》的数据也能看出,大多数企业还不具备充分和全面的混合云管理能力(《报告》数据显示,只有不到1/4的企业具备全面管理其混合云环境的能力)。如果不能有效地管理、使用好混合云,不仅不能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反而还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前路的“绊脚石”。
近日,针对国内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特点、混合云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问题,IDC圈记者采访了IBM 副总裁、IBM 中国总经理缪可延,IBM大中华区科技事业部技术销售总经理陈国豪,以及IBM大中华区科技事业部客户成功管理部总经理朱辉。
IBM 副总裁、IBM 中国总经理 缪可延
在缪可延看来,国内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主要面对着三大考验——技术能力、网络安全、合规性。
技术能力:缪可延指出,用户想要实现业务价值,需要强有力的技术能力支持,“混合云需要具备管理以往的基础设施的能力。”缪可延强调。而一个企业既要专注于自身“本职”业务,又要具备强大的混合云管理能力,十分困难,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缪可延看来,这也是阻碍了混合云转型快速成功的关键所在。
网络安全:安全一直是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关注的焦点,混合云的复杂性远高于专有云、公有云等其它类型的云计算,如何确保业务、数据的一致性服务水平和安全,在缪可延看来也是企业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合规性:“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监管合规要求不尽相同,且监管愈发严格、复杂,监管合规性问题成为整合跨私有和公有IT环境工作负载的主要障碍。如何符合这些监管的要求,也是企业需要关注的焦点。
“主机+云”时代已至
基于上述现阶段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痛点,IBM认为,对于一些特定行业,尤其是对性能、安全合规和可持续性都有严格要求的高度受监管的行业,很多都是IBM的主机客户,主机+云的模式将成为他们未来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最优解”,“对于很多其它行业的企业,他们的现代化和数字化转型,实际上不是只用主机,或者只使用‘云’, 还可以选择以一顶百的LinuxONE最佳方式是高性能、安全和高扩展的主机或者LinuxONE系统+云,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缪可延强调。
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主机供应商,IBM的实力无需赘述,时间和众多成功的案例已经给出了“答案”。缪可延表示,采用全面混合多云平台技术及运营模式所实现的价值,是采用单一平台、单一云厂商所能实现价值的 2.5倍。而将主机系统与混合云结合后,能实现的价值将提升至单一公有云方法的五倍。(此数据基于 IBM IT Economics 业务价值模型。此模型涉及了业务效率的四个方面:业务加速、开发人员生产力、基础设施效率以及合规性和安全性。)
硬件够“硬”
硬件层面,IBM拥有前不久刚发布的最新一代的LinuxONE服务器,IBM公开数据显示,将Linux工作负载整合在五台IBM LinuxONE Emperor 4系统上,与将相同工作负载运行在类似条件下的x86服务器上相比,企业每年可以减少75%的能耗,节约50%的空间,减少超过850公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IBM大中华区科技事业部技术销售总经理 陈国豪
据陈国豪介绍,由于内部的架构设计不同,IBM主机和LinuxONE是业界唯一可以CPU跑到100%而不宕机的系统,在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中,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IBM还拥有各类介质的数据存储平台,保障用户得以实现高性能存储,以及数据存储安全。“IBM 硬件主要是解决成本、绿色和性能问题,同时全面拥抱混合云。”陈国豪指出。
软硬结合,“1+1>2”
当下,仅依靠强大的硬件已经不能满足绝大多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数据中心作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也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难题,如何实现绿色化、可持续化发展;如何更好地整合各个IT设备架构,让这些机柜大化被利用,进一步降低PUE……种种问题已经成为当下数据中心服务商需要亟待解决的痛点。
虽然针对绿色可持续发展,在IT设备层面,IBM拥有新一代LinuxONE服务器,但是仅仅依靠硬件的绿色化还是不足以满足当下数据中心对于绿色低碳的要求的。这就需要“软硬结合”,协同发展,方能进一步降低数据中心能耗,提升数据中心效率。
IBM大中华区科技事业部客户成功管理部总经理 朱辉
针对上述问题,朱辉与记者分享了一些IBM利用自身软硬件优势,帮助企业成功实现降本增效的成功案例。其中就有一家深耕IDC行业多年的IDC龙头企业利用IBM的产品实现了自身数字化转型。
据悉,这家IDC企业采用了IBM的IBM Db2 Data Management Console(DMC)和高可用高容灾的技术方式,“借助这样的能力他们实现了数据库运维7×24小时不间断的监测,为他们7×24小时不间断稳定运行提供巨大帮助。”朱辉指出。
正是这种软件、硬件两手抓的“态度”,才让IBM让在混合云+AI的道路越走越稳,越走越宽。
细节决定成败
除了强大的自身实力,IBM在市场洞察方面也有着敏锐的“嗅觉”。根据IBM的分析认为,国内与国际客户在对待数字化产品的过程中,态度不尽相同。“国际客户更多的关注技术发展方向,以及技术本身的灵活性和所带来的业务价值。”缪可延指出,“相较之下,国内自研技术开发者十分活跃,自创性及对信创的要求会比较高。”
而针对不同的客户,IBM认为,国内自研技术未来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但也需要从可持续性发展、成本等角度出发,进一步推进国内技术与国际连通、接轨,“整个广泛生态系统的一致性和未来技术发展的一致性,也是需要统一考虑的。我认为这点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缪可延强调,”我们中国企业可以把自己的优势贡献给世界,也要吸收这个世界给我们带来的经验。同时,我们也要降低与其它经济体和其它客户、其它市场用户沟通的难度,这是很重要的点。”
正如年初在接受采访时缪可延所说的:“IBM在中国要做好三件事:服务好现有客户、把握新的机遇、共创共赢新生态”。相信这也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IBM在国内的发展‘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