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影视渲染公司在云上快速搭建生产制作和云渲染平台,大大缩短制作周期和节约成本实现80%产能复工;某大型互联网公司在云上实现全球五大区同步开服,顶住千万用户同时涌入所带来的服务器运行压力;某社交媒体平台将视频内容存在云端,可根据用户访问频率,对冷热数据进行分层,大幅降低内容管理成本……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云计算的发展与创新应用也实现了新的飞跃。
“技术发展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云计算的出现让互联网不只能够传递信息,还可以通过数据的存储和计算产生新的有价值的信息。”阿里云智能新金融与互联网事业部总裁刘伟光向记者表示。
阿里云智能新金融与互联网事业部总裁刘伟光。受访方供图
上云成数字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间,我国数字经济年均增速达到16.6%,平均是GDP增速的一倍,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在GDP中占比达到38.6%。可以看出,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中长期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关键动力,数字经济的时代已正式来临。
在数字经济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企业需要通过上云实现生产在线、管理在线,甚至连接外部更广泛的社会资源,实现业务流、货物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有关业内人士指出,云不只是一种IT资源,而是一种新战略的开启。
“云作为一个全时在线的数字化承载,天然具备跨越物理时空的优势:企业以云为基础,能够让更多相关方在线连接形成共生网络,运行起来就会产生大量的行为交互数据,企业通过算法挖掘实现智能化,进而为数字化业务创新提供无限可能。”刘伟光表示,从这个意义上讲,云也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一种全新生产关系。
从生产力要素到生产关系,每一种革命性技术会形成一个工具、一种生产资料、一个平台。对此,刘伟光认为,当前,我国云计算技术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云的优势特征也逐步显现,为真正实现生产资料的集约化使用提供了可能。
“不过,我国云计算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很多企业只是将上云简单地认为是服务器的替换,没有对云的深层次能力进行挖掘,这就需要提升企业上云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刘伟光坦言。
互联网企业上云步伐加快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我国加速步入万物智联、融合创新、全域赋能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而互联网行业作为创新技术的领头羊,对于技术的革新与运用最为敏锐和积极。
因此,互联网企业通过云网端融合技术,将创造新的场景与富有想象力的新市场,比如像利用AR/VR技术的游戏产业、自动驾驶、智能制造、远程医疗与教育等虚实融合场景,共同构建数字新世界。
刘伟光表示,互联网行业作为最早一批上云、用云的企业,用云的使用效果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率与竞争力,“可以说,上云将为互联网行业带来资源红利、数据红利以及管理红利的增长新动能。”
他预计,未来将有大量新型应用在云网端融合的新计算体系中运行。随着云网端技术进一步融合,无论企业或个人,计算将进一步向云上迁移,带动下一代互联网发展。
互联网企业该如何高质量上云?
当前,云计算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生产力。刘伟光认为,不断推陈出新的场景,打磨了云计算的核心技术,未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将演变成“云原生企业”。
实际上,云不再只是一种技术,更是赋能业务发展、优化企业管理的核心能力。那么,互联网企业该如何加速推进上云进程?对此,刘伟光提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互联网企业应以业务为驱动开启上云之路。互联网企业应通过服务可观测等技术动态调控资源和业务的匹配关系,实现物尽其用;根据实际业务系统应用的迁移难度确定云化改造方案;根据合规要求、业务安全需求等因素确定上云方案,利用混合云方式实现数字基础设施的优化部署方案。
其次,互联网企业应不断优化成本评估理念和体系。云基础设施服务采购成本不再只是一种资本支出,而应被纳入运营成本,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增减,减少冗余,实现资源IT供应曲线和业务负载曲线的大化拟合,并在不断的运营优化过程中,实现成本的进一步把控。
第三,互联网企业应不断更新对于云价值的认知,持续优化云生命周期管理。发挥云的承载作用,基于诸如云+AI、云+5G、云+物联网等方式,拓宽技术赋能范围,实现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转变;探索用好云的路径,在提升研发效率、运维效率、提升稳定性和优化成本结构等维度,实现跨越式突破。
此外,如何用云原生技术解决创新可能带来的新问题,也成为业内共同关注的课题。“互联网企业大都是云原生企业,从他们创业开始,我们就一直陪伴,共同见证了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从萌芽到爆发式增长,甚至到如今的全球化布局。”刘伟光说。
有关专家表示,云解决了向下硬件差异化的问题,云原生解决了云之上应用的差异化问题,这让更大规模的社会协同成为可能。
对此,刘伟光认为,云原生技术将越来越易用,互联网企业只需关心架构之上的敏捷开发与业务创新,底层资源都可以交给云计算公司来考虑。这在根本上加速了IT领域一次大规模的社会化分工,并将改变创新驱动力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