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我分享的题目是从CMP到MSP的演进与思考。CMP厂商目前有很多已经是具有MSP能力,当前,政府大力推动的企业上云活动,从今年1月10号的云管大会就开始第一次的标准探讨,一共有7-8次正式讨论,所以我们想在正式标准细节解读之前进行概述,这样大家对整个标准过程更加清晰。
我的演讲主要内容是四个部分:1.CMP的发展趋势;2.MSP的发展趋势;3.CMP向MSP的演进趋势;4.我们自己的一些思考。
第一、CMP的现状和趋势
首先是企业云的架构变化,比如像软件定义网络、公有云的兴起,包括DevOps,还有一切皆服务,改变了人们对服务交付的方式和消费的方式。同时多云的时代已经到来了,它的管理时代自然也就应运而生,调查报告显示84%的企业都进入了混合云,平均每个企业有4.8朵云,国内的情况基本类似,平均有4个,“两公两私”成为基本的标配,多云管理平台在云架构和资源层、应用层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说在云管时代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既然多云管理平台如此广泛应用,它的市场份额自然是快速增长,根据统计,2016年起,每年都有30%以上的递增。
但是一直困扰业内的问题就是云管的边界到底在哪里?被业内比较接受的边界范围,它分为了五大核心域和六大扩展域。五大核心域现在基本上已经得到了业界共识,现在基本上所有的CMP厂商都会支持,核心需求是服务管理,理解为自主门户,包括多云的管理和联通,联通是SD-WAN,高速通道,还会有类似于弹性专线的接入,之后的监控、自动化的编排以及权限的管理,这些功能CMP的厂商基本都已经支持了,但是在六大扩展域还有相当大的争议,特别是第二部分的云迁移和灾难恢复,包括服务水平管理,这些通常被认为是划在MSP的范畴,甚至于像成本、安全、DevOps这些规划可能都是作为单独的模块。
Gartner做了重新的演进,分为四大范畴:生命周期、治理、自动化和纳管。同时把11个功能缩为8大功能,在他看来就认为,比如迁移、灾备这些也是云管平台的核心功能,但是实际上目前看能支持8大功能的厂商还是非常少的。多云的趋势,随着云计算的发展演进,是以应用为核心,现在多云管平台,现在的平台都是基于微服务架构、容器化。
二、MSP的发展趋势
今天上午颁发了企业的十佳评选工作,它的复杂性显然易见,怎么上云,包括上了以后性能能不能达到要求,合规性等。在客户和云商之间就需要云管服务。云管服务在很早以前有了,从2013年亚马逊的公有云崛起之后,三家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占到2/3的市场。面对大量的客户需要服务商支持,所以他们需要MSP的相关认证,Gartner在2017年也给出了一个服务提供商的象限,他认为会有75%的增长。
如此复杂的局面肯定要形成生态链,包括有强大的云管,各种各样的专业服务,迁移、咨询、运维等服务,因为客户还是要应用,所以肯定还需要一些PaaS能力,包括安全的能力,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能力,相当于是一个生态链,对Gartner而言,他很明确云MSP就有三大标准:第一标准,必须要有多云管理平台,不仅是纳管,各种各样的平台,至少要做两个区域以上的部署。第二标准,专业服务,主要集中在咨询、安全、运维方面的服务。第三标准,提供托管服务,因为真正的托管服务才能够给客户做到连续的服务。
这是2018年Gartner的象限图,领先的企业,逐渐地从2018年开始变少,有前瞻性的企业,因为竞争激烈,有更多的企业会进入到这个市场。国内的企业有一个连续的增长,同时也能看到增长率会有所下降。Gartner对产业的分析也是类似,在两年以后,2020年会涨到3000家,但是随着市场成熟、竞争结束之后,可能会有减少。
第三、CMP到MSP的演进趋势
对MSP而言,CMP是基础,不管是IDC,管理,运维,转过来都需要CMP的助力。CMP只是一个产品,客户享受到的最多就是产品级的服务,但是客户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一个全流程,端到端的服务,我们接触到很多CMP厂商做了很多的咨询,哪怕是轻咨询也要给客户做一些咨询,同时有一些规划,自己也要做一些迁移工具,或者请客户伙伴来协助。很多CMP厂商开始向MSP专项,这也是云应用的变化,我们希望把前端上好云,到最后核心的目的是用好云,因此CMP向MSP演进的路径也相对比较复杂,要解决规划、迁移部署、运维管理三大块,还有各种细节的工作。
第四、评估方法的简单介绍
CMP2018年做了一个标准,围绕着核心功能,下半年我们准备做一个升级,把扩展功能,特别是国内需要的集成,开放的纳入进来,CMP、MSP这些目前看边界,包括他们之间的协同,目前能做到的服务可能也只是说偏大件,像计算、存储,网络还不是做到特别成熟,包括我们的MSP所做到的,未来怎么做,对MSP来说也是复杂的情况,国内更多的是以私有云为主,公有云作为辅助,在国外可能是公有云为主,情况也不一样,包括是否托管要求都不一样,可能给我们的评估带来很大的难度。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