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这是我们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出发点。”6月6日,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与新华三集团、紫光云数科技有限公司为成立“中国科技云技术发展研究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新华三集团与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紫光云数共同成立“中国科技云技术发展研究院”将在智能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IPv6、云计算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开展研究生人才培养、共同申请国家专利/奖项,共同成立国家工程实验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落地。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李俊表示,中科院“十三五”期间提出建设“中国科技云”规划,要把科研的活动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展示和管理,能够给ARP提供更好的平台。
李俊介绍,在科研活动的信息化方面,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是把100多个所的所级站点连起来,后来又把科学院全国的二百个野外台站连接起来。到十三五,希望能把所有的野外台站包括科研的活动,通过物联网的手段,通过高速互联网、5G把他们连接起来。
“以前,进行科研活动的仪器、设备都需要通过购买获得,而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取得虚拟天文台、虚拟光源等科研设备,科研单位无需购买。通过互联网的手段进行定制即可获得开放使用的权限,所以一切科研要素只要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都能通过科技云平台提供。此外,科研活动需要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共享都可以放在平台上,这对未来科研能力的提升和科研方式的改变有非常大的作用。我们现在跟新华三、紫光云数合作的目的就是将这一切变成现实,因为他们在公有云的市场和传统的行业领域都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如何结合科学院的科研活动特点来打造一个应用的示范,这对我们三方来讲都非常重要。”李俊说道。
在网络产品、计算、存储以及应用创新方面是新华三所具有的优势。新华三集团中国区副总裁、教育系统部总监徐继恒表示,三方一起成立的中国科技云技术发展研究院源于去年科技云的一期,其主要目的是针对科研的实验数据,包括相关院所、科研院的资源分配,现在持续要进行的就是跟中国科技云所双方一起制定了体系结构和架构,主要是进行一些中国科技云的对接开发,适用于它的需求和管理组织架构的对应开发。
除了帮助中国科技云本身所需的技术方案定制化落地、给下属院所提供更好的资源匹配和更好的科研大数据支撑之外,新华三希望能在技术上能针对动态突发的、大实验室数据流的底层网络的支持进行优化,以及在物联网的发展上能和中科院信息中心所属的国家物联网标识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深度合作。在市场方面,利用新华三和紫光公有云的产品化优势、企业运作优势、科研成果转化优势等,共同打造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在全行业进行推广。
据了解中国科技云资源不仅来自于中国科学院的一百多个单位,还包括国家气象局、地震局、农科院等在内的国家级科研单位;此外还包括像去年科技部的一个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京津冀协同创新区综合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这个平台主要向中小企业开放。李俊表示,我们正在思考如何跟科技云结合起来。一方面吸纳国内大的科研院所的优质科技资源,同时优质的科技资源不仅给科研单位使用,也会对社会,尤其是对中小企业开放,这是未来科技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