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1-22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支持的"OSCAR云计算开源产业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日益发展,并开始进入“深水区”,开源技术与云计算融合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并开始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OSCAR云计算开源产业大会"将邀请行业内多位大咖与权重人物共同探讨、交流云计算开源技术、研发、治理、产业化方面的经验,探索开源与云计算的创新发展新路径。
以下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云计算分公司市场部总经理杨居正《云计算开启智能新时代》全文:
不知不觉已经是2018年了,其实最近听何博士演讲比较多,最近何博士最近多了一项新技能,喜欢给IT算命,但是给IT算命这件事情不是新技术,我比较推崇的是技术程度曲线这种东西,很早就给每一项技术做算命。在七八年前,当我刚刚踏入云计算这个领域的时候,当时看了一下技术程度曲线,发现云计算已经过了拐点,开始走下坡路了。后来发现是我不了解这个图形的真实含义。后来我学会两点,时间是好的试金石,另外,时间是好的测谎仪,再美好的故事在时间面前都可以检验的一清二楚。这么多年,我们作为参与者和同行者,我们一直见证信通院云大所一步一个脚印的给云,给整个时代的发展做一个见证,因为前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并不是说当社会预期最膨胀的时候就是这个产业最成熟的时候。很多技术成熟都是在慢慢走下神坛之后才开始一步一步发展,就像今天的云计算、区块链一样,可能火的不得了,但真正踏踏实实挖下走靠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就像2013年、2014年的时候,大家都在说云到底行不行,可不可靠,可不可信,所以有了可信云标准和可信云认证,后来又增加云保险,这个保险可能就是一个安慰剂,让你吃了这个东西觉得这个东西可能就好了,可能不起实际作用,但那个时候需要这样一个东西,我们的产业发展需要这样一个东西。
到了后来大家知道云代表诗和远方,但也要眼前的苟且,我要考虑怎么上云,要考虑开源,要考虑混合云的方案。随着技术进一步发展,云一直在证明传统IT能做的事情我也能做,一旦证明这个事情之后,下一步的演进,无论是高性能的计算还是更多有前景的应用,都会沿着云的这个轨道往前发展。好比说我们的手机替代了PC,手机刚刚替代PC的时候,我们在用各种的浏览器,在追求我在手机上上网和在PC上上网感觉差不多的体验。当时最火的是浏览器,大家都在想,只要能够在手机上解决浏览器的问题就能够解决移动互联网的问题,后来证明这个东西我们多虑了,因为APP的模式,因为各种应用的模式,开始让移动互联网沿着一个快车道飞速膨胀和发展,等到现在你绝对不会去关心哪一个流行应用它的官网是什么,你不会去PC上访问它,就像你不会拿笔记本电脑扫共享单车一样,你想都不会想。这就是我们的技术进步,我们一代一代业务的发展,让我们从传统的IT走向云,从CPU走向了GPU,从普通的云走向了HPC。
前几年,当我们和国外交流的时候,有一个数字当时我没太理解,告诉我说国外某一个云服务商已经是英伟达大体量客户了,出货量甚至超过戴尔和惠普,事实证明,其实我们这个业务的发展超出了我们的想象。随着IT迁移到云上来,利用云的科学计算,利用云的设计渲染,利用云基础工业智能服务,尤其是随着物联网,随着人工智能这些新的技术随着大数据的理念,大数据方法的普及,我们算例算法,包括数据的成熟,开始让我们之前想象不到的一些做法成为了现实。我们从最普通的CPU实例拓展为超级CPU实例,拓展为GPU实例,包括所有这些,都配合着高性能的网络,让我们的用户开始使用云,不仅仅做以前PC上做的事情,让更多人能够用最低门槛享受到HPC的便利,享受到创新的基础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基于云的服务能够给更多的中小企业,给更多有梦想的企业,提供一个创新的开发的舞台,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基于物联网,基于人工智能的构想,和实际业务结合,对他们而言,不需要购买大量的资源,不需要考虑太多网络架构和基础设施。
之前我们说五毛钱特效是一个贬义词,现在我们通过努力,让五毛钱特效也有很好的效果,又好又便宜。另外,我们也为一些大中型企业进行了高性能计算场景化的试用,包括我们为国内非常领先的国产车企,民族的品牌,搭建了HPC的仿真测试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对企业而言,能够更快、更便捷、更快速的搭建一个测试场景。同时,从商业模式上,它也可以降低成本,加快研发过程。更重要的是,对于存储的IO,对于未来的计算能力,未来不断演进,需要更好的设备,用云服务的模式,开启了不停的迭代,一直保持在时代前沿好的路径。
《厉害了我的国》里面的“大锅”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口“大锅”可能真的是厉害了我的锅,这样一个大锅,煮满米饭的话中国人都够吃了,它需要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也是超乎想象。我们在这个项目作为总服务单位,联合了国内其他服务商,一起为我们国内非常骄傲的天文超算平台搭建了一个强计算、巨存储、高带宽服务,期待它能够揭开更多的宇宙奥秘。
总结前面的想法,我觉得技术进步让我们这个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我们每天都在接受新的技术给我们带来不断的变化,这些变化能不能到我们身边,其实靠的是我们中间的服务商,我们可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把前沿技术转化为身边的服务,我们可能希望的就是构建一个智能社会的坚实可靠的基础设施,让我们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的各种创新创造,成为更加简单的事情。
为了匹配客户需求,我们也在做一些积极的尝试,所有的云服务,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大的规律都是集中在相对集中的节点。但是由于中国市场的特殊性,由于中国客户接受的特殊性,我们也在探索中国能够部署的格局,尤其国内节点,我们拿到了云计算牌照,同时也在积极布局云资源池,分省覆盖全国,两个覆盖全国的理念。
我们有基本的云服务能力,我们有高性能计算能力,我们有海量存储能力,让云的门槛云的资源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同时,基于上云的节奏,我们现在更加希望看到的是和传统行业、企业能够共同的拥抱云,我们希望能够提供的是一个全网协同的服务体系,加上能够面对面的、手把手的、心贴心的当场交流。有了这样一些理念,其实这也是我们今年在云服务领域最主要的构想,就是希望能够通过企业上云,企业安全上云的行动,为大中小型企业提供高性能计算平台实验一样的服务,更好的降低创新创业门槛,更好的让云计算成为大数据基础,成为人工智能的基础,让云成为大脑,让物联网成为神经,让整个智能信息社会构建坚实的基础平台。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