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不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而是有两点实际的意义,第一是,浪潮更加坚定了以OpenStack为核心,推进“线上+线下”并行的产品交付模式的路线。第二,浪潮并不是OpenStack最早的成员,但却是近两年来布局最快的,而且还会走得越来越快。
我们知道,OpenStack在开源云计算领域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标准,这也是中国的科技企业必须要抓住的一次机会。从30年前的计算时代,到20年前的互联网时代,再到10年前的移动时代,中国科技企业在核心技术,尤其是架构和系统层面一再的错失。而在云计算时代,随着OpenStack的逐渐成熟,这是摆在浪潮和中国科技企业面前的重要机遇。
从这个角度,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浪潮会在云计算的2.0时代,将OpenStack放在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实际上浪潮的云海OS本质上就是浪潮最初对OpenStack的布局,而且据悉几天后,浪潮新一代的云海OS5.0,会是一个全新的基于OpenStack架构的云海OS,由此也可见浪潮的决心。
OpenStack前途几何,浪潮的决心下得值吗?
七年来,OpenStack其实经历了很多次的起伏。即便是在2015年,Gartner在2016年3月披露的一份报告则显示,2015年全球OpenStack营收仅3.5亿美元。同时还有Docker和Kubernetes等开源技术的追赶,而IBM、HPE、思科等IT巨头也在减少对OpenStack的投入,这些都令OpenStack的前途产生了未知数。
很多人把OpenStack的起伏,归结于传统企业的不理解,起初对于“免费”的模式,很多传统IT厂商内心是抵触的,相比于VMware的简单易用,OpenStack的组件众多架构庞大,非常难以部署和驾驭。我们知道,OpenStack源于开源社区,而开源社区是技术驱动的。社区提供源代码侧重于解决核心问题,而对于优化、管理、监测、容灾备份这些周边问题却一直比较缺乏。
所以,技术不成熟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和OpenStack技术人员的缺口,导致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技术支持去做运维和运营。这是OpenStack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浪潮集团系统软件部总经理张东也有类似的感受,“我们可以看到最近OpenStack的发展似乎没有那么快了,有很多大厂商对它也不再那么热心,但至少在中国市场上,OpenStack还是有很大的机会。第一,OpenStack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已经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需要,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可以替代很昂贵的解决方案。第二,大家选择了OpenStack,不仅仅是因为OpenStack便宜,但是OpenStack大的优点就是在于它的开放性。”
确如此言,我们从大环境和行业的不同维度,看到了OpenStack的机会。根据451 Research的报告显示,OpenStack产品收入正在以每年35%的高速增长,2017年OpenStack的试产规模将增长至25亿美元,202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50亿美元。而从企业市场看,一向高要求的金融行业,有了不少OpenStack的案例,更有好几家国字头的企业,加入了OpenStack阵营。显然OpenStack无论从技术层面、市场增长、客户认知方面都有了企稳的可能。我想,这些原因加强了浪潮对OpenStack深化投入的决心。
云计算2.0时代 浪潮与OpenStack如何形成交汇?
浪潮对云计算和布局,和OpenStack诞生的节奏其实非常接近。7年之前,浪潮首次推出云计算战略,并选择了从行业云作为突破口,这7年时间对浪潮来说最重要的是对行业的云计算需求有了深入的了解。
同样是7年前,OpenStack开始了对开源云计算进行定义,这7年时间,OpenStack经历15个大版本,累计超过4万名开发人员参与,超过2000万行代码贡献,最重要的是,它成为了私有云数据中心最有竞争力的架构。
我们说只要目标一致,殊途就可以同归。张东说,“2010年前后浪潮提出做云计算的时候,很多用户对云计算只有一个概念,那时候主要的工作就是把业务往云上迁移,在这个迁移的过程里,我们把它称为云计算的1.0时代。”
但是随着企业客户对云计算的了解,1.0时代的云所涵盖的服务显然已经不够了。例如,从业务云化到云化业务的转变,从资源共享到价值创造的转变等等。正如张东所说,“2.0时代首先要做的是如何把业务做成适用于云的环境的云原生应用。新应用如何去用新的思维进行开发,旧的应用怎么云化?这才是我们深入到云的2.0时代要解决的问题。”
在浪潮定义的云计算2.0时代,张东强调,浪潮云产品整体的建设思路必须要体现在,开放、创新、全云这三方面。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浪潮会与OpenStack结缘。
首先,从开放的角度,浪潮必须要兼容别人的东西,而OpenStack这个生态让浪潮的兼容,成为相对比较容易的事情。浪潮实际是从云海OS4.0就开始支持OpenStack,但那个时候更多是把OpenStack作为一个产品去兼容。据张东透露,“从5.0版本开始,我们全面的基于OpenStack融入到OpenStack的框架里面”。
其次,是创新。虽然OpenStack已经逐渐走向成熟,但依然在部署、定位、安全性和方案完整性上存在较高应用门槛,阻碍了OpenStack的商业化进程。所以,OpenStack在很多行业的落地仍然需要大量的技术创新来实现,为此,在整个云海OS里面投入了300多个研发人员以保证OpenStack在行业中可以顺利的交付。
最后,是全云。过去浪潮的产品,是把软件定义计算、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网络和上面的管理层分成两个产品,而现在把软件定义层和软件定义安全通过OpenStack整合成一个大的产品,叫InCloud OpenStack。此外,再加上规划中的数据中心统一运维运营平台InCloud ManageAll,云安全体系InCloud Security,以及在服务器、存储等硬件设施积累的优势,构建浪潮IaaS级全云能力,这可以有效支持用户的全面上云的需求。
总的来说,浪潮将面向客户交付基于OpenStack的云基础设施;同时在行业云的趋势下,浪潮认为生态应该由多个围绕特定行业需求构建的“小而美”群落构成,以实现客户需求的具象化、解决方案的指向化。浪潮与OpenStack的交汇,会让很多行业用户从中受惠。
做适合中国用户的OpenStack生态
面对企业业务云化,以及可预期的行业云的爆发式增长,浪潮宣布将在2017年持续聚焦行业云市场,以“平台+生态”推进云计算落地,致力于成为OpenStack的最佳实践者。
为此,浪潮一方面会进一步优化自身服务器、存储等各类云计算硬件产品与云海OS的适配,提供更稳定、易用的OpenStack云基础设施;另一方面,浪潮也将细分“云图”生态,向用户交付适合业务应用特点、具备鲜明行业属性的行业云解决方案。
首先是理念。浪潮将遵循“FAST”云计算产品设计理念,从Functionality(功能性)、Availability(可用性)、Security(安全性)、Toolchain(工具化)着手,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成熟、完善、易用的OpenStack产品,推动这一开源技术的普惠。
这个理念其实包含了很多技术细节,其中有几点尤为重要。比如,在功能性方面,将对原生OpenStack进行功能优化及扩展,重点加强运维运营管理层面的功能实现。再比如,在安全性上,浪潮将融合数据分析技术及时准确地发现云平台的异常行为和安全威胁,提供安全态势感知、残余风险分析、威胁识别和定位以及智能策略响应;工具化上,浪潮的开发目标是减少部署OpenStack的难度,使其具备自动化部署、升级、定位的能力。
由这些细节可见,浪潮是针对OpenStack用户最需要的方向做投入,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的为OpenStack摇旗呐喊,如张东所说,“我们实际上从前年就开始,加入OpenStack社区,在持续增加社区贡献的同时,我们还增加了很多有特色的功能。浪潮会在OpenStack社区上基于中国用户的需求去做增强。”
而遵循“FAST”理念设计的OpenStack产品只是浪潮确立竞争优势的一环,浪潮还将加强虚拟化、存储、网络、安全和管理这五大基础技术创新,从提升增值服务能力构建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在未来OpenStack的生态建设方面,浪潮信息云计算产品部总经理蒋永昌表示,浪潮也将细分“云图”生态,向用户交付适合业务应用特点、具备鲜明行业属性的行业云解决方案。
具体怎么做呢?首先,选择十大行业解决方案,以“云图”InCloud Lab为依托,联合Key ISV/SI开发医疗、政务、金融、通信、能源、教育十大行业解决方案;率先在方案验证优化测试中心进行各行业解决方案的用例测试,推动稳定、成熟的行业解决方案在用户生产环境的实测与落地。
其次,要发展百家生态合作伙伴,通过整合行业云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从技术的研究与研发、行业方案的验证与优化、服务的提升和响应三个层面,围绕企业级用户构建融合、开放、安全、共赢的云生态版图,为企业级用户提供完整的数据中心云化解决方案。
最后是提供千名工程师认证,通过认证1000名IICE/IICP专业工程师,提升本地服务能力,做到推动OpenStack生态全方位落地的目标。” 浪潮会给ISV开放云平台,让他们去开发行业的应用。并将很多快速部署的工具提供给ISV。后续还会组建一个定制的团队,在这个四个层面给ISV提供服务,给用户提供云应用。” 蒋永昌说。
总的来说,FAST这个理念集合了浪潮对云计算的方法论和产品技术的具体解决方案,随着浪潮OpenStack生态逐渐完善,云计算2.0时代下的浪潮也将在OpenStack这条路上越跑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