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阿里云、腾讯云纷纷布局海外数据中心,其中腾讯云新增11个海外节点,总计拥有19个全球服务节点,阿里云一举开通4个海外节点,总计拥有14个海外节点。这本是中国云计算企业集体出海中令人欣喜的一大步,但这几天看到一篇文章,却对国内云计算巨头在布局海外数据中心时与海外技术厂商的结盟做出了歪曲化的解读,称之为“代理商”,笔者觉得应该撰文以正视听。

在设立海外数据中心时,阿里云通过与英国电信企业Vodafone,日本软银集团,迪拜科技公司YVOLV等合作,腾讯云则结盟IBM。但如果借此说阿里云沦为沃达丰、软银、YVOLV的代理商,腾讯云帮IBM卖服务器,透露出的思维模式与云计算时代相距甚远。

云计算时代,协同力是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企业得以后来居上的重要战略。从宏观的意义来说,云计算比拼的绝不是单打独斗和封闭优势,恰恰是企业运用协同力的能力。各家企业都在强调生态建设,如何用好协同力,建立能够在全球范围产生巨大协同力的良好生态,可以说是云计算企业发展的核心一环。

其实,即使是国际巨头落地中国,也颇为注重协同力的作用,亚马逊AWS落地中国也使用相同方法,这是最快的帮助国内客户的方法。沃达丰除阿里云之外,还在国内结盟了机智云等合作伙伴。

当然,说到生态建设,云计算各家企业还是各有特色布局,是技术交融还是优势拼盘,可以看出还是略有分歧。其中总的来说,阿里云的合作偏重资源互补,腾讯云的布局属于深耕技术合作。阿里云注重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用户共享,但这类共享往往是非排他和较为松散的联合。腾讯云则注重深度合作,注重在合作中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并利用深耕技术优势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

但大的趋势是这样的结盟、协同会越来越多。技术交融和优势拼盘对于寻找协同力而言,是殊途同归,条条大路通罗马。

2017年可谓云计算发展的关键一年,借助云的爆发力,云计算技术的升级频度、能力升度可能都是量级化的进步,云计算企业的格局也可能将会在极短时间内获得改写。至于谁将在量级化的竞争态势中胜出,结局尚难预料,但几乎可以肯定,胜者必将是善于将协同力优势发挥到最大的那个,而不是用封闭思维的“独孤”剑法的那个。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 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