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从知名度、影响力,还是从厂商的参与度、支持度来衡量,OpenStack无疑成为了当前最火的开源云社区以及最受关注的云平台管理框架。本文将从背景,组件,特点等方面为你介绍OpenStack-那些企业应该了解的东西。
OpenStack背景介绍
OpenStack是由Rackspace (一家美国的云计算厂商)和 NASA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2010年共同发起了的项目。
那时的Rackspace规模比较小(只是占到了亚马逊的5%),想要凭借内部力量赶超是万万不可能的,于是乎就把自己的项目进行了开源,也就是后来的openstack 的存储源码——swift ……
而NASA这边也没闲着,对于自己使用的Eucalyptus 云计算管理平台也是各种不满意。 Eucalyptus 有开源版本和收费版本两个版本, NASA 想给 Eucalyptus 开源版本贡献 patch ,但是没能成功。于是NASA 当时的六个开发人员,马力全开,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用 Python整出了一套原型,结果虚拟机在这上面运行的还很成功——这就是Nova (计算源码)的起源……
NASA 跟 Raskspace 都喜欢捣鼓,一拍即合,于是 NASA 贡献 Nova , Raskspace 贡献 swift ,于是在2010年7月共同发起了现如今火到不行的OpenStack 。
OpenStack的发布周期为六个月,每个发布计划会在设计峰会上推出。该软件是模块化的,组件侧重于不同的服务。据了解其诞生不久,就被并入了许多流行的Linux发行版,包括Ubuntu、Debian、SUSE和RedHat。Oracle为其Solaris和Linux产品提供OpenStack发行版,而HP的Helion Public Cloud则也在OpenStack上运行。
OpenStack组件
OpenStack有六个核心服务组件,它们是:Nova-负责处理计算、Swift-监视对象存储、Neutron-管理网络、Cinder-控制块存储,Keystone-管理身份,Glance-用于处理磁盘和服务器映像。
最初的推出OpenStack只有Nova和Swift,第二年加入了Glance。 随着产品的发展,其定期增加了额外的服务。 当实施OpenStack时,可以选择任何服务组合来实现所需的目标。
Nova是OpenStack系统的核心,旨在管理和自动化计算资源池,它还与VMware等虚拟化技术配合使用。 它设计为在商用硬件上可扩展,不需要专有设备或软件。
Swift存储服务旨在提供可扩展性和冗余。 文件和对象将写入分布在数据中心中的服务器上的多个磁盘驱动器。 OpenStack软件负责确保整个存储群集的数据完整性。 增加存储只需添加额外的服务器。 在服务器故障的情况下,Swift可以重建来自其他活动节点的内容。 因为所有这些都是在软件中完成的,所以可以使用低成本的商业驱动。
Neutron旨在确保网络不会成为云部署的瓶颈。 它可以以多种方式操作以支持不同的网络架构,并且可以使用静态和DHCP IP地址。 这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允许在故障或维护的情况下重新选择业务。 管理员可以使用软件定义网络技术,以帮助扩展性,此外还有额外的服务,如防火墙和VPN。
Cinder块存储服务允许OpenStack使用不同类型的存储技术。块存储卷集成到OpenStack计算和仪表板服务中,允许云用户管理自己的存储。底层物理存储可以是标准的Linux服务器系统或流行的平台,如EMC、日立数据系统和IBM存储。
Keystone通过提供中央用户目录来处理安全性。 这被映射到允许使用的OpenStack函数,还有第三方工具可以查询的服务注册表,以查找他们允许访问的资源。 它充当通用认证系统,但它也可以与后端目录系统集成,并支持许多不同的认证系统,包括标准用户名和密码以及基于令牌的登录。
Glance服务允许将存储的磁盘和服务器映像用作模板。 此外,它可以存储和编目备份。 它可以与VMware集成,并提供类似动态资源调度的服务。 这意味着数据中心可以优化自身,并允许以零或最小的停机时间进行维护。
此外,还有仪表板(Horizon),消息传递服务(Zaqar),密钥管理(Barbican),容器(Magnum)和数据库(Trove)等各种可选服务。
OpenStack业务优势
越来越多的公司转向云,而且他们通常通过公有云服务来实现。 虽然这是一个有效的路线,但令人惶恐的是将会被锁定到一个特定的模型里。因此,许多企业采取了建立私有云的方法来试水。采用OpenStack标准可确保云网络兼容,并可轻松将工作负载转移到虚拟机。 OpenStack有许多优点 - 在成本,可扩展性,适应性等方面 - 通常与云的优势相同。 但是通过采用OpenStack协议,您将可以获得在将来以最小的中断过渡到其他私有和公有云的灵活性,并有易于获得API的存在并能够助于降低锁定的风险。
下一步?
在仅仅六年的时间里,OpenStack已经从新手到现代的主流技术。一个稳定的开源平台对于最终用户公司计划他们的云战略来说非常重要。在早期阶段,缺少容器支持是OpenStack采用的障碍,现在Magnum提供了一个容器即服务系统,而Kolla也允许OpenStack本身被容器化。
不过这里有一个风险,随着更多的服务变得可用,OpenStack的六个月发布计划可能开始看起来不太现实了。 接下来可能要采取-不同部分的项目采用自己的发展周期这一措施,而不是与整体保持一致了。
实际上,业界已经在OpenStack上投入巨资,它可能是私有云和混合云在未来一段时间的首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