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IT团队选择在云端执行他们的应用备份。也有一些采用本地方法,但选择第二种方法人的组织属于少数。 随着公有云托管越来越多的应用,IT专业人员需要决定出最佳的选择方案,来备份那些应用相关的数据。

云备份

管理员可能会选择在云端、在本地服务器或者在不同的云端执行应用开发。每一种方法都它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没有单一的最佳云备份策略。

同一个云中备份

其中之一的选择是,在托管着应用程序的云中运行备份。这一技术既不贵,又容易实施。另外,因为备份数据靠近数据,备份效率就会很高;如果需要,可以在发生某种重大干扰的情况下恢复信息。 这种方法最大的缺点是它只提供有限的隔离度,尽管将数据备份到不同的云区域可以让人更安心。

这之中涉及到的保护程度,与将PC上的数据备份到同一台电脑上所达到的程度一样。这避免了磁盘故障,但对于PC级的故障却没什么用,例如来自于电源的损坏。所以,尽管在同一个云中备份数据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如果所租赁的帐户遭到破坏或遭受安全漏洞,就可能无法得到充分的保护。

本地方法你也可以通过本地备份来实施保护云应用目的。使用这项技术,你的备份将完全独立于云提供商,而且也不会受到云故障的影响。因为你的数据存储在你自己的数据中心中,你直接拥有它们。这样可以完全控制如备份保留、安全性和可移动媒体存储等内容。

尽管本地备份保护云应用可以很吸引人,但也存在缺点。首先,数据的变化率可以让这变得不切实际。高需求应用可以以超过可用于备份该信息的带宽速率累积数据。

这一技术的另一个潜在的缺点是,因为这一备份物理上独立于数据,那么恢复就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完成。

替换云选项第三个选择是备份数据到不同的公有云中。例如,如果托管数据在亚马逊WEB,那么你可可以在微软Azure云中备份。这一方法也有优点也有缺点。

类似于本地备份一样,备选云物理上将备份独立于数据源。因为大型公有云提供商几乎拥有着不受限制的可用带宽量,那么带宽饱和度就很少会成为备份过程的障碍。

根据云实施备份过程的不同,这一方法也适合基于云的灾难恢复。因为备份存储在公有云中,即使发生了重大的云故障,也可以启动该提供商的工作负载。

如果云中使用不同的独立提供商进行备份,你会感受到许多好处,但要考虑一下成本。使用这一类型架构的相关存储成本,应该与在和数据托管云中备份数据差不多。然而,云提供商常常会对用户收取他们所消费的网络带宽费用。跨云备份数据,两者之中都产生了网络I/O,这将增加支出成本。

还要考虑到,备份数据到不同的云中可能需要部署额外的基础架构组件。例如,你可能需要他们内部云VPN.因为云提供商会对客户所消费的资源刷卡机,所有额外的基础架构组件都将产生成本。

确保查看备份系统是否支持云间备份。毕竟,在生产环境中使用不受支持的配置是绝对不可取的。

云中成功的备份因为云场景中执行应用备份涉及到不同的优缺点,所以要仔细权衡你的选择。要找到最适合企业特殊需求的选项。

市场并没有所谓应用备份方法。但是如果你熟知各备份方法的优缺点,就可能根据你的环境设定最好有云备份方法。这样,当谈及应用可用性时,你会知道你的水平了。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 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2019-07-31 12:13:13
云资讯 京东云发布《私有云&混合云白皮书》 构建客户想要的云平台
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5G时代的来临,企业IT系统的云化成为大势所趋。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应用需求对云厂商提出更多要求。 <详情>
2019-07-31 10:31:00
边缘计算 企业必须进入云端吗?可以进入边缘计算
如今物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需要具有企业的视角。这意味着垂直行业应用程序、开发生态系统、产品设计、硬件、部署等。 <详情>
2019-07-31 10:19:00
云资讯 谷歌牵手VMware将虚拟化工作负载引入谷歌云
彭博社报道称,谷歌与VMware正在展开合作,帮助企业更轻松地在Google Cloud Platform上运行VMware vSphere虚拟化软件和网络工具。 <详情>
2019-07-31 09:52:00
云资讯 谷歌与戴尔旗下云计算公司VMware建立新合作 试图追赶竞争对手
据国外媒体报道,当地时间周一,谷歌宣布与戴尔旗下的云计算公司VMware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帮助更多企业迁移到云端,从而试图追赶其竞争对手。 <详情>
2019-07-31 09:10:00
云技术 云计算时代,硬件为什么仍然非常重要?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采用了“云优先”的战略,他们淘汰了三台大型机、将尽可能多的计算工作负载转移到云端、尽可能放弃内部部署软件,转而使用软件即服务。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