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6月23日报道,市场研究公司IDC预计,到2016年底,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1.019亿台,较2015年增长29.0%。在大小厂商积极研发穿戴设备的同时,背后存在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万物互联时代智能硬件的大规模应用必然会导致问题丛生。
智能穿戴市场发展迅猛
物联网的不断渗透使得智能穿戴市场呈爆发式的增长,换句话说,硬件技术的发展为智能穿戴设备的普及铺平了道路。根据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2016年预测,可穿戴的全球销售量将上升18.4%,达2.75亿件。另一家调查公司IDC集中在智能手表和手环,涉及的种类少,基数小,预计今年全球销售1.1亿,上升幅度为38%.两家都认为两位数的增长趋势将持续到2019年,甚至到2020年。
面对如此诱人的市场前景,国内外嗅觉敏锐的厂商们早已摩拳擦掌,并伸出触角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或多或少地进行淘金。国外,2015年,谷歌推出头戴手机盒子Cardboard,苹果正式发布Apple Watch,SONY发布虚拟现实头盔,给可穿戴智能设备市场注入了强心剂。同时,三星、英伟达、爱可视、卡尔蔡司、雷蛇都发布了虚拟现实产品。而在中国,华为、小米、中兴、盛大、百度等企业的产品覆盖智能腕带、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大朋、暴风科技等企业发布了虚拟现实产品。
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可穿戴设备研究报告》显示,从2016年开始,部分垂直领域的巨大潜力将开始释放,可穿戴市场将正式进入启动期,预计2016年可穿戴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元。
产品改革创新尤为重要
尽管当下,智能穿戴市场繁荣,但仍然掩盖不住其产品的尴尬。
一方面,目前的智能穿戴设备在设计上,很难令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智能穿戴不同于智能手机,其时尚外观的需求尤为重要,工业设计可谓是核心。而目前市场上的智能穿戴设备在外观设计上,大多呈现跟随同化现象,缺乏产品自身的设计文化理念。如此很难在公众接触产品的第一时间便为之心动。
另一方面,可穿戴智能设备功能容易走入一个误区,即不断叠加各式各样的功能,致使设备功能臃肿。不难发现,虽然目前市场上智能穿戴设备层出不穷,但并未有一款产品能够成功走进千千万万家庭,包括苹果手表,因为产品成熟度不够,二是因为产品价值还远未满足消费者需求。要想获得市场认可,大大小小的厂商们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由此可见,对于进入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创业者及巨头们来说,想要开辟更广阔的市场,应将设计与科技的完美融合作为出发点,通过产品的改革创新,模糊时尚与科技的界限,让科技自然融入产品,使消费者在追求时尚的同时提升其科技体验。
信息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小厂商积极研发智能设备的同时,背后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万物互联时代智能硬件的大规模应用必然会导致问题丛生,并反过来制约智能硬件的发展。
分析起来,信息安全隐患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首先,现有技术的制约及软硬件本身存在安全漏洞,这样就给黑客、钓鱼、勒索软件等提供了天然的滋生土壤;其次,人们在智能穿戴设备方面的安全防范意识相对较低,无法准确有效地应对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再者,设备厂商或因资金问题或是出于成本考虑,对智能设备的信息安全研发投入太少,缺乏快速有效的安全响应机制;最后,国家质量安全检测对智能硬件这种新生事物在检测标准上还存在着不少空白,宏观管控信息安全的能力受限。
因此,目前想要提高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的信息安全等级,需要设备制造商重视产品安全研发,从源头上保证安全;国家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对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范围和行为;广大应用者应提高个人安全意识,当涉及个人隐私、财产、人身安全时务必谨慎处理。如此各方联动,多管齐下,才能营造智能穿戴设备健康的应用环境,为其开拓市场创造进一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