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应当加强网络规则建设,加大有些人破坏规则的成本;另一方面网民也应当学会思考、习惯思考。
“钓鱼文”,是风行于网络的一种帖文。它的捏造方式,就是借用一些真人或真事,编造一个全新的故事,写得有鼻子有眼,目的就是诱使人上当。有的为了逗人,有的为了骗取转发量,有的则为了表达某种意图、获得某种利益。
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是,面对这样的钓鱼文,网友中招的不少,看看那些被钓鱼文情绪所主导的留言,不免令人担忧。网络上怎么总有那么多人不用脑筋思考判断事情的真假是非曲直?很多网友根本没有耐心看完全帖,看了个开头就以为是真的急于表达愤怒,即使文末说是假的,于他已是无用。
不少人一上网,就变得轻信、盲从、易怒。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网民数量,但显然网民素质还难以与这个世界第一相匹配。
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其从2.0时代的交互,发展到3.0时代的思考。作为主体的网民其实也应该顺应这个发展形势,转型升级为思考型网民。
面对海量的信息,面对暗藏着各种利益诉求和意图表达的信息,我们所需要的也许不应该首先是热血沸腾,而应该是保持清醒与冷静的头脑。保持一丝警惕、怀疑的态度,也许不是什么坏事。
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知名人士孟非表示,网络“转发”和相亲节目的“牵手”一样,都是在传递价值观。在泥沙俱下的网络世界中,公众人物更应慎用自己的话语优势。的确,对于一些“大V”们来说,其上千万粉丝的量级,使其撰写和转发信息的真实性、指向性,面临更苛刻的拷问,也面对着可能产生爆炸性影响。设若信了某个谣言帖,再随手一转发,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力就非同小可,甚至可能因此而引起某种恐慌。
事实上,有不少网友尝到了这种轻信网络信息的恶果,直接导致了自己的利益受损。一个钓鱼网站、诈骗网站的信息,不假思索便信以为真,填上自己的银行卡账号和密码,结果存款被迅速划转。在网络时代,可能更得告诫自己“天上不会掉馅饼”,提醒自己非正常、非正规渠道可能就是陷阱。
在一定意义上说,正因不少网友习惯于轻信,才有一些造谣者、诈骗者、中伤者浑水摸鱼。因而,一方面应当加强网络规则建设,加大这些人破坏规则的成本;另一方面网民也应当学会思考、习惯思考。网民火眼金睛,则魔鬼自退,至少不会顺利得手。如是,我们不仅拥有世界第一的网民数量,也拥有世界一流的网民素质。